【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父老乡亲“问候语”变迁中的改革发展印记

2017-10-05 11:50:5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刘维靖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CqgNOlnUQSiAZGUCAAAAAAAAAAA494.460x132

  问候语,是全世界都通用的语言。区别是东方人喜欢问“你吃了没”,西方人喜欢说“今天天气不错”。比较三十年来中国人问候语的变迁,特别是我的老家胶东半岛父老乡亲问候语的变迁,真的是能真切的感受到在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广大农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过程。

  听我爷爷闲聊起农村的问候语,他说最早的时候我们老家的人不是见面说“你吃了没”,而是一句非常能体现时代特点的“拾粪去”,当然,这句短语的后面一定是疑问的语气。因为那个时候是生产队刚解散的时期,农民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所以干活都特别上心,卖力气,夏秋干活的两季,为了避开炎热天气,大家都要早早的起来去“拾粪”,也就是去捡农村大牲口拉的粪便,用来做肥料。

  “那个时候从来没听说过有化肥这个说法,大队里唯一一台拖拉机还是县里奖励给村里的,也没人会摆弄,后来还是乡里派了个农技员,给村里的一个村小老师培训了好几天,这才算把这个大家伙使了起来。”我的爷爷说。

  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人们早晨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因为肥料的稀缺,竟然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原来传统的“吃了没”,变成了“拾粪去”……

  再到后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农村化肥供应问题得到解决,种地缺肥料的问题不复存在,人们渐渐的又把见面的问候语改回到了“吃了没”,因为化肥供应充足,倒是显得路边上一堆堆的动物粪便有点“多余”了。

  “这在过去几年,路上怎么可能能看到这么多牛粪,你看现在路边上风干了快一个月了都没人捡,现在种地确实比以前轻松了。”爷爷感慨道。

  随着九十年代打工潮的兴起,村里的青壮年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纷纷向外走,一时间,村里人打招呼的方式又发生了改变,由“吃了没”变成了“回了没”。

  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早期出去打工的村民都离家比较远,大部分去了广东等沿海省份,因为离家远,回来不方便,所以有些人就选择在外地过春节,所以每逢此时,村民们见面之后的问候语就变成了“回了没”,就三个字,不用加任何前后语境和修饰语,彼此都能明白这三个字背后的期待和心酸……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出打工逐渐不再成为村民谋生的方式,回乡创业或者是家门口打工上班逐渐成为大多数村民的选择,这主要要归功于当地政府的一系列“引凤还巢”的政策——提供无息贷款,生猪养殖给补贴,村办企业解决就业5人以上也有相关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让老百姓在对比中感觉到,外出打工挣的钱和在家门口挣的钱也差不多了多少,但是能天天下班后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哪头划算,他们自然会自己算,所以这个时候村民之间的问候语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下班了”,因为都在村办企业上班,所以见面后一句“下班了”就算是问候了。

  如今,我偶尔回乡小住几天,发现村民之间的问候语又有小的变化,变成了“忙完了没”,我有点不解,问了一下母亲,才知道,原来现在村里很多土地都进行了流转,不想种地的村民可以把土地租出去,租给村里的几个种粮大户之后安心上班收租金就可以,所以很多在村办企业上班的人嫌种地麻烦,都把地租给了大户,但是种粮大户也面临一个烦恼,秋收的时候缺工,所以就会委托村民给招工,招到一个短期工给介绍人50块钱,所以“忙完了没”就成了一些村民见面的问候语。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于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说,它是真切的历史过程,是充分感受酸甜苦辣的日子,是真切感受时代改革印记的体验过程。小小的一句问候语,承载了时代印记,也表达了人民情怀,就像我们最爱说的那句“吃了吗”,表面上看是表达了“吃喝最大”的处世观点,实则是几千年来在战乱中食不果腹的劳动人民对时代最深刻的记忆传承。而近三十年来人们口头语的些许变化,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时代环境和境遇的记忆,只不过,从问候语的变化中,我们能感受到,作为一个自然人,一个社会公民,我们的问候语正越来越轻松,人性化,接地气,也更能彰显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的获得感正在越来越强烈,因为问候语中关注个体的词语和句子正在越来越多……(何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