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17-10-17 14:25:3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梁生文

  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效果,中国经济前景得到良好支撑,并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法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解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两方面的积极效应:一方面,通过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改善供求关系,助力工业部门走出通缩阴影,带动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效益回升,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将供给侧改革释放出的资源配置到创新型生产活动中去,推动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不断取得进展。以去库存为例,2016年钢铁、煤炭产能分别退出6500万吨以上和2.9亿吨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今年1-7月,钢铁去产能已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1.28亿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今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首份《二十国集团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在生产率提升、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效果显著。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逐步在农业、电力、水泥、玻璃、稀土等行业深入推进,最终使经济发展更可持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增速同比加快13.2个百分点。从近三年看,2015年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3%,2016年同比增长8.5%,今年1-8月工业利润增速再比2016年全年加快13.1个百分点。在三年时间里,工业利润实现了由降转升、增长提速的跨越式转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中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孕育成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壮大。风险投资界用“独角兽”一词来形容估值超过10亿美元、未上市的新兴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珍贵而稀少。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的“独角兽”总估值达到360亿美元,远高于美国的220亿美元,在全球遥遥领先,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创新能力。今年6月,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称,中国已经展现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能力。

  随着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向好趋势进一步显现。2013-201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9%,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国际机构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并不断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均上调0.1个百分点至6.8%和6.5%,这是IMF今年第四次上调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福布斯》杂志称,“‘中国奇迹’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第二阶段。”

  在全球经济大格局中,中国已经成为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2016年,中国GDP达到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以市场汇率计算,中国将在2030年之前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法国《回声报》指出,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将为各贸易伙伴提供强大信心。(张茂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