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中国文化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形成 国家形象提升得益于多重因素

2017-10-20 19:03:5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杨玉国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昀):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目前,中国文化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在十九大新闻中心20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还透露了中国国家形象提升背后的因素。

  中国目前的图书出版、电视剧制播、电影银幕数均排名世界第一,电影市场世界领先,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起强烈反响。据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介绍,文化领域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文化建设发展,我们更加注重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突出制度创新,文化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形成。(我们)积极推动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开展了文化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试点,搭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梁’和‘柱’。”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

  执政党的文化发展理念思路有重大创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才有体现在数据中的重大成就。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也有最新成果。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夏伟东认为,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就。“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优势,就是始终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也必然向前推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导。”

  根据近期全球多个国际研究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的国际整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孙志军认为,这是积极、客观的反映,主要得益于:“首先,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近几年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其次,中国切实履行大国的责任担当。我们也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也对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减贫脱贫等全球性挑战作出了中国贡献。第三,我们积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当然,我们也始终秉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美美与共的理念,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谈到中外文化交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回答韩国记者的提问时特别强调,文化交流是有温度和情感的交流。“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文化交流不是一般的商品交易或货物贸易,文化交流关乎着民心所向,关乎着情感选择。所以我们说文化交流是有温度的交流,这个温度就来自于人心和情感。民心相通了,情感相融了,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也一定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情感的温度。”

  在着力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深入开展文化交流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乡、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为补上中西部地区和部分农村地区文化服务较少的“短板”,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基本、标准化、均等化。“具体措施概括起来说,我们把它概括成‘四个有’。有什么呢?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一是有标准,我们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我们正在推动各地把这些标准逐一落实,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文化生活。二是有网络,使服务可以通达各地、通达基层。三是有内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供给。四是有人才,靠人才来建设公共文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