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波兰举行
波兰议会波中议员小组主席柴莱伊致辞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波兰记者 汤黎):为期两天的2017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2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拉开帷幕。论坛聚焦“开创‘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新时代”的主题,就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多边合作提出了具体的多边合作设想,并希望通过科学、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通过合作,加深双方的了解,从而推动中国同波兰乃至整体中东欧地区全方面的合作。
本届论坛由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和中波经济文化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新绎控股集团协办,是继2014年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和2015年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之后,首次在中东欧地区举办。波兰议会波中小组主席柴莱伊、议员苏斯基、波兰前驻华大使霍米斯基、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郭旃等来自中国、波兰、德国、俄罗斯、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马来西亚八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文化活动家、艺术家、博物馆和剧院的运营专家以及媒体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分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丝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推介会、主题分论坛和“丝路风采”——中波文艺晚会以及文化合作项目洽谈会。两场主题分论坛分别是“博物馆论坛: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与合作路径”和“戏剧论坛:文艺创作与务实合作”。
波兰议会波中小组主席柴莱伊在开幕式上表示,举行这样的论坛非常有必要。因为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助于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加深两国的政治和经贸的关系,“近年来,中波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011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去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与波兰总统杜达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得到包括波兰在内的沿线国家的支持和认可,2015年11月波兰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相关备忘录,可以说,这是两国合作的继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不只是经贸合作,还涵盖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如科技和文化合作。”
波兰前驻华大使霍米斯基认为,文化是实现其他领域合作的条件,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需要进行交流,了解彼此的差异性,以更好地合作,“彼此相互了解非常重要。仅有良好的政治关系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关系还不够,还应该加强文化、教育和旅游合作。可以说,这三方面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渠道,它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彼此。因此,文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手段,必须要发展文化合作,体现其价值,文化是很好的工具,所以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
新绎控股集团副总裁、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李晓菲表示,这次论坛比以往两届更突出的特点是,更加聚焦在项目的推动以及具体交流合作的落实上。这次邀请了许多剧院、博物馆以及相应的艺术机构的专业人士,就整个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务实合作谈彼此的建议和想法,同时把交流合作的项目带到双方的国家,“其实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因为我们相信,‘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除了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世界上也需要文化多元化并存的发展,这是我们一直做论坛的基本宗旨。这次选择在华沙,也希望能聚焦中东欧地区文化机构的合作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未来希望在中国和中东欧地区这些国家建立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和项目,能够促进这些地域和国家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理解和共同繁荣。”
论坛期间,来自中国廊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八卦连环掌、手影口技、民族舞蹈、民族器乐等表演走进华沙瓦津基博物馆国王剧院,与波兰艺术家门联袂奉献一台名为“丝路风采”文艺晚会,展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前波兰驻华大使霍米斯基讲话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郭旃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