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创中德数字经济新时代——“智荟中欧2018”第四届欧洲论坛首站登陆慕尼黑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07-18 11:26:28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裴永贵参赞致辞(二选一B).JPG

裴永贵参赞致辞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圆桌会议.JPG

圆桌会议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德国记者 阮佳闻):当地时间1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德国中国商会和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智荟中欧2018”第四届欧洲论坛在德国慕尼黑举办,近300名来自中德两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围绕“赋能未来:共创中德数字经济新时代”的主题探讨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

  随着数字化热潮席卷全球,数字化转型正在颠覆和重塑各个行业。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经济商务室参赞裴永贵在致辞中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中国数字经济总量在2016年就已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8.9%,占GDP的比重达到 30.3%。而德国也在大力推进工业4.0,努力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因此,本次论坛的主题非常契合时代精神,有利于中德两国企业加强数字化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经济数字化转型:“昨天(16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联合声明中,双方强调,鼓励双方企业在标准化和数字经济转型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将致力于在数字经济领域推进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以及科研项目的相互准入,以创造良好的数字商业环境。联合声明为中欧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深化合作指明了方向。今年是中德两国建交46周年。40多年来,中德双边关系始终保持全面稳定健康发展态势,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我相信,中德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将为两国关系再上一层楼注入强大的动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表示,近年来,中德、中欧双向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另一方面,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也愈发意识到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新消费观、了解中国的市场至关重要:“有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超过了5.7万亿美元,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我毫不怀疑,在过去20年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德国未来还将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取得更喜人的成绩。而我们也想通过这个论坛展现在中国的巨大机遇,顺应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或德国企业落户对方国家的潮流。”

  在主旨演讲和圆桌会议环节,与会嘉宾们结合生动案例,共同探讨中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共叙双方的发展和未来。其中,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以“中国的数字化与数字金融”为题分享了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数字金融是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和新阶段。第二个观点是,数字金融改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态,但金融功能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最后一个观点是,数字金融突出跨界融合创新,加强开放合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的首席市场官艾伯哈德认为,中国在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库卡与美的集团的合作是一个助力彼此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双赢战略决策:“机器人是自动化的关键。眼下,我们大力推动数字化进程,即一方面让机器人与设备更加智能,并且彼此互联以及与云端相连;另一方面完善机器人与人合作的各方面性能。不难看出,库卡立足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未来前景极其广阔。与此同时,中国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因为其对自动化的重视,也因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三分之一眼下就在中国,今后这一份额估计还将继续增长。所以我们相信,与包括美的在内的中国企业合作可以让库卡走得更远。”

  正如德国中国商会主席饶玉勇在发言中所说的,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中资企业在德投资运营、两国企业合作的新亮点。德国科研基础扎实、科技实力雄厚,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产业体系齐全,两国产业和技术上的互补性长期共存,是创新合作的黄金搭档:“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享誉全球,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成绩斐然,‘万物互联’进程也因工业4.0成为可能。而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德双方在此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合作,既有利于企业相互了解,也能真正促进实现中德企业界机遇共享、创新协同、一起成长。希望中德企业能借助本次欧洲论坛活动加深相互了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赢,也希望活动能为中德企业带来更多创新合作的思考和灵感,真正实现我们论坛的主题:赋能未来。”

  慕尼黑是“智荟中欧2018”第四届欧洲论坛的首站,也是该论坛第三次来到慕尼黑。此后,该系列论坛还将陆续走进伦敦、布拉格、巴黎和苏黎世四座欧洲城市,为中欧企业间经贸往来搭建有效交流平台。

编辑:赵妍
标签: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