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科技盘点: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进展顺利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08-17 20:24:58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晋):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目前进展顺利,将于12月发射嫦娥四号着巡组合体;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近期在超导块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对于构建稳定的、高容错、可拓展的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15日在北京透露,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精度高于预期,目前运行正常,静待计划于今年12月发射的嫦娥四号着巡组合体,“鹊桥号5月21日发射升空以后,现在经过了对地精度的观察、精度的校准,以及和我们嫦娥四号在地面的模拟联试,数据接口都已经打通,而且都非常正常,精度比我们预想的要高,它已经完全具备条件。”

  过去60年内,人类已发射了百余个月球探测器,但至今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在月球背面着陆。计划于今年12月发射的嫦娥四号着巡组合体,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目前,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进展顺利。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说:“月球背面因为人类从来没去过,所以我们到底对它了解多少,现在中国人争取能够走到这一步,到现场去考察。月球背面有很多对我们人类来说还是未知的一些情况,或者地形地貌,或者其他一些物质,我们必须到现场去看。这对我们人类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另据了解,8月15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在北京启动全球征名,结果预计10月上旬公布。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当天也首次公开。

  近期,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在超导块体材料体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任意子。这项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    

  8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预言了一种特殊费米子的存在,也就是马约拉纳费米子,但目前尚未得到实验上的证实。近年来,理论研究表明在固体物质中也可能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而更神奇的是,当一个马约拉纳费米子被束缚在一“点”上时,变成两个马约拉纳任意子,可以用来构造拓扑量子比特,应用于高容错的量子计算机。

  此前,也曾有国际研究团队宣称制造出了可以产生马约拉纳任意子的材料,但这些工艺都相对复杂,且只能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工作。这次联合研究团队的带头人--中科院院士高鸿钧介绍,此次研究发现在超导块体材料体中存在马约拉纳任意子,而且成分纯度很高。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该马约拉纳任意子在相对更高的温度下都能稳定存在,“我们是第一次在单一块体超导材料中发现高纯度的马约拉纳任意子,而且在相对高的温度下实现,不容易受到其他准粒子的干扰。该成果高纯度、高温度且结构简单,更容易实现对马约拉纳任意子的编织操纵,对构建稳定的、高容错、可拓展的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同时,这也预示着在其它的多能带高温超导体里也可能存在马约拉纳任意子,为马约拉纳物理的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当前,在固体物质中尝试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成为国际科技界激烈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的研究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家联合攻关取得重大科学成果的范例,“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无止境,永远在路上,希望全院科学家充分发挥中科院基础研究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不断产出重大创新成果,来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再来关注两则简讯:

  中国科学家从两栖动物大蹼铃蟾的皮肤中发现了“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能促进皮肤组织再生和修复,使伤口无疤痕愈合。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会刊》上。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组织再生和修复、疤痕形成的分子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对研发无疤痕治疗药物提供了参考。

  记者15日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了解到,中国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7号船已解缆起航。这是远望7号船继上半年完成嫦娥四号中继星测控等任务后,今年第二次出海,也是入列两年多来首次开赴印度洋海域执行任务。远望7号船是由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于2016年7月正式入列,船长220多米、高40余米,满载排水量近3万吨,可抗12级台风,能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北纬60度以内的海域执行任务。

编辑:靳松
标签: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