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被误读的春节民俗

2018-01-30 16:01:07|来源:北京晚报|编辑:徐雅平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各种媒体上谈论春节民俗的内容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不少误读的成分,使读者对一些民俗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甚至会以讹传讹,一代代传下去。

  传统年俗的部分仪式活动确实在淡出人们的生活,比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等,再比如祭灶等祭拜习俗。传统的风俗不再坚守,而以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方便快捷来代替,比如电话拜年,微信红包当压岁钱等。因此,不少人每到年关,都发出“年味越来越淡了”的感慨。

  淡的不是“年味”,而是传统的春节民俗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被改变或抛弃了。比如压岁钱本来是为小孩保佑平安,呵护小孩的健康长寿,在古代都是特制的没有面值的铜板,如今却成了比厚的红包,甚至连见面都省了,直接用微信红包代替。再比如年夜饭,传统习俗是在家里吃,并且有祭祖等系列仪式,如今却竞相到饭店聚餐。

  被人们改变或者抛弃了的传统习俗,使大家过节时缺少了传统文化内涵,仅仅成了亲朋好友聚一聚。本期的品读就选取压岁钱、年夜饭、头炷香等易被误读的春节民俗,来诠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

  1

  “春节”被认可 始于四九年

  春节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但以前并不叫春节。农历新年在我国有多种称呼,如先秦时代称上日、改岁、献岁等,两汉时称岁旦、正旦、元日等,魏晋南北朝时又称元辰、元旦等等。过年的习俗也在慢慢形成,比如魏晋时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到了宋代,则形成了过年吃饺子的风俗。当时人们把饺子叫作“角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到了明朝,已经有了大年初一包“钱饭”的习俗。据《酌中志》载,明代宫廷已是:“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那么,“春节”一词从何而来呢?据说最早见于东汉文献,但春节这一称呼并没有用起来。况且那时的春节与元旦、新年不是一个概念。唐宋元明四朝称农历新年为元日,到了清代才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本想改用公历纪元,并将元旦改称春节,最终因习惯使然而没有被民间接受。有趣的是,至今人们还是习惯称春节是过年,比如民谚中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和“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春节”和农历新年联系起来,有人说始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当时确有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之议。时任民国政府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向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是,那时北京属北洋政府地盘,南方多为革命党掌控,倒袁派拒绝过这个“春节”,因此并未得到贯彻。按节令讲,农历元旦正是北京严冬季节,离春天尚远,故当时人们也不认可“春节”的叫法,仍称为“新年”。

  到了1949年以后,“春节”一词真正被社会大众所接受。1949年12月23日,当时的政务院(今国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确定了农历新年为春节。在此之前的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元的决议,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

  2

  压岁钱不是红包

  过年时,小孩子最高兴的事,不是什么“穿新衣,买花炮”,而是收到压岁钱。商家迎合人们的心理,也设计出各种“红包”。其实,压岁钱与“红包”不是一回事。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当时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据《资治通鉴》称,压岁钱之说出自唐代,当时唐玄宗赐给杨贵妃刚生下来的儿子,与过年关系不大。而过年时送压岁钱的风俗源于宋代,《东京梦粱录》中有所记载。到了清代时方出现“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绳置之卧所”。那时的压岁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钱,而是特制的一种铜钱,上面不铸币值,以利于“压祟”,只有长命百岁、合家平安的吉祥字样,但外形与真的铜板无异。

  压岁钱的本意是“压岁”,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岁”与“祟”相同,乃“鬼鬼祟祟”也。《燕京岁时记》云:“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为了迎合这种习俗,清人《春明采风志》中云:“各钱铺年终特开红纸零票,以备此用也。”

  从古人的记述中可以看出,真正的“压岁钱”喻义吉祥物,用来呵护小孩的健康长寿,而且面额极小,只有象征意义。因此,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随着时代的变化,压岁钱也有所变化,自清末开始,人们已经用真钱压岁了,不过都是些面值很小的铜板而已,即便是大户人家也不会拿出大锭的银子或银票“压岁”。此外,压岁钱讲究辈分人伦,是长者给年少者,同辈中不允许互赠压岁钱,这种规矩或习俗是千年、百年不变的。

  现今有些家长把压岁钱当成了“红包”,只知“钱”,不知“压岁”的含义,从而导致青少年以钱多钱少为目的,相互攀比,丧失了应有的天真和以俭为荣的精神,使压岁钱失去了民俗意义。更有甚者,个别居心不良者还利用“压岁钱”形式做些行贿、收买、拍马、溜须勾当,让社会风气变坏,甚是可恶。

  压岁钱风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如果将其寓意变味,失去本身含义,显然是对传统民俗的曲解,实不足取。(张双林)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