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建设交通强国是交通人新的历史使命
国际在线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2月7日下午3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副部长刘小明介绍“四好农村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李小鹏:讲到交通强国,这一个“强”字,既是形容词,又是动词。说它是形容词,就是说交通运输行业要强壮、要强大,交通要强。说它是动词,交通运输在自身强壮、强大的同时,还要为国家强服好务,要助力国富民强。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交通人的努力奋斗下,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到2017年底,我们国家铁路的营运里程已经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是2.5万公里,这个数字在世界上排在第一位。公路通车的总里程有47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的里程是13.6万公里,这个数字也排在世界第一位。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有12.7万公里,码头万吨级以上的泊位有2251个,世界上的十大港口,我们占了七席,其中宁波舟山港的货运量连续多年排在世界第一位,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也是多年排在世界第一位。民用航空机场有229个,其中年旅客吞吐超过1千万人的有32个。邮政网点有21.7万个,邮路的总长度有658万公里。这些数字给大家报出来,可以看到我们的基础设施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运输服务方面,去年一年运送旅客总人数185亿多人次,运送的货物有470多亿吨。邮政方面,快件的递送量去年超过了400亿件,平均一天1亿件还要多,这说明我们运输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科技水平、交通运输治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这样讲,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的交通大国,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虽然我们是交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距离交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比如说我们的基础设施还有短板,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需要,我们的物流还不够发达,物流成本还比较高。正如刚才这位记者讲到的,春运的时候买票难,还不是很方便,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发展质量还不高。所以下一步我们要解决发展质量的问题,也就是说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党的十九大站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高度,提出了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这是党中央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殷切期待,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交通强国是交通人新的历史使命。下一步,我们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也就是要建设开放融合、共享共治、绿色智慧、文明守信的现代交通体系。我们还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畅通、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服务。
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制定交通强国建设的纲要,下一步,我们还要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共同来描绘交通强国发展的新蓝图。现在看来,实现交通强国大体上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2020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使我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的行列。在这个基础上,第二步,2036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使我们国家进入世界交通强国的前列。到那时,我们将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交通技术装备、行业治理,以及国际影响力都要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这样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能够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所以下一步,我们还要下更大的力气,做更大的努力,建设交通强国,做到人民满意、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