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名守祠7年老党员的春节故事

2018-02-27 18:36:26|来源:国际在线|编辑:靳松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韩俣):狗年春节来临,各地纷纷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欢庆春节的到来。而与此同时,一种无声的庆祝亦在同时进行中,相较于外面纷扰的世界,这里的庆祝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6

  图为烈士祠(韩俣 摄)

  吃水不忘挖井人 春节更应缅怀烈士

  2018年2月18日正值春节期间,记者来到坐落于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的龙池抗日战争纪念馆烈士祠,见到了守祠7年的老党员魏铁良。魏铁良的春节同往年一样这里度过。虽然守祠是他平日的工作,但例行放假的春节,他也一定不忘过来看看,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变的仪式。

  据了解,此烈士祠落成于1945年,是山东省第一座烈士祠,刚步入馆中,记者便注意到了馆中央的一块石碑,碑上题文“浩气参天”,据守祠7年的老党员魏铁良介绍,此字为当年驻守此地的独立营的马政委所题。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7

  此为烈士祠中碑文(韩俣 摄)

  据魏铁良老人介绍,在抗日战争期间,龙池作为连接胶东军区和鲁中山区的红色渤海走廊上重要的一环,承担了人员往来、物资运输、部队调动等重要任务,一时间成为了鲁东地区我军的生活中心、指挥中心和物资供应中心。被我军当时指战员称为“山东的小延安”。而为了保卫这条宝贵的红色渤海走廊从而更好地与日伪军进行战斗,无数的先烈也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据烈士祠管理员魏铁良老人讲,为了保护这条渤海走廊,当时总共有大约391位烈士为国捐躯,包括当时的鲁东工委书记季芳华。另据魏铁良老人统计,当时牺牲的烈士都很年轻,年龄最长的烈士为季芳华书记,牺牲时年仅34岁。“正值青春年少啊”说到这里老人不禁泪流满面。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8

  图为村中反映当年军民鱼水情的壁画(韩俣 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9

  图为魏铁良老人向记者介绍牺牲烈士名单(韩俣 摄)

  魏铁良老人表示: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为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要永远铭记他们的光荣历史;魏铁良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道:如果没有这些烈士,我们就不会拥有当今美好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先烈,那就是对国家的背叛、对人民的背叛和对党的背叛。

  守祠7年 守住一份信仰

  据了解,魏铁良老人自2012年起担任龙池抗日战争纪念馆烈士祠的管理员,到今年已经整整守祠7年,据老人自己讲述,当时来守烈士祠时,村中很多人不甚理解,因守烈士祠当时每月只有200元工资,很多人不愿意来做这份工作。对此,魏铁良老人讲到,守烈士祠实际上是为了一份信仰,对于获得“最美共产党员”称号的他更是将看守烈士祠的工作当地成是一种责任,七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不图回报。身为烈士祠管理员的魏铁良老人每当向游客及领导讲起这段历史,动情之处仍会泪流满面,不能自已。他表示,自己还将一直坚守下去,坚守住这份信仰,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知晓并了解这段历史。

  祭奠烈士 我们不曾忘却

  据了解,龙池镇的龙池抗日战争纪念馆烈士祠现已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都会定期前来祭奠。在采访时记者发现,整个烈士祠内被老人打扫的整洁有序,祠堂和庭院均十分干净,烈士的牌位也摆放得整整齐齐,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内的墙边还摆放着春节期间人们前来祭奠时所敬献的花圈。据魏铁良老人粗略统计,每年平均有两万人前来祭奠烈士。对于烈士祠日常的修缮和维护,各级政府也是第一时间响应支持。魏铁良老人说道:“从2012年看守烈士祠至今,我每天都会将这座烈士祠打扫得干干净净,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要让烈士的在天之灵看到,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我们没有忘记这段历史。” 

  这种最朴实的情感令人动容。新时代新梦想,缅怀先烈砥砺前行。在新春佳节我们欢腾庆祝之时,也要铭记历史,纪念先烈,不忘烈士们为当今美好生活所做出的牺牲。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