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谈】意大利学者: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有复兴的必要性

2018-05-04 15:35:3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雪梅

  马璠荣(意大利)

  2018年是马克思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有两个特殊的日子值得纪念: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以及《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而这场历史与文化的探讨也引发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回归在当下有何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

  辩证看待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回归

  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掀起了一场马克思著作的出版热潮,人们尝试为西方盛行的自由资本主义寻找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甚至连倾向自由主义的权威杂志都发出这样的疑问:“卡尔·马克思会怎么想”(《经济学家》2008/10/15刊、《时代周刊》2009/1/29刊)。然而,与其说这场热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回归,不如说其构建了一个勇于抨击资本主义缺陷的“时髦的”德国思想家的形象,人们并没有将马克思的政治理论著作视为“能够改变人们看待自身方式的伟大经典”(由英国历史学家A.N.威尔逊提出)。

  这场由主流媒体掀起的马克思主义回归潮对思想家本身和其作品中的主要指导思想拆分看待的作法,掩盖了《哥达批判纲领》中阐述的激进政治、《论犹太人问题》中揭示的批判力量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独特的现代性,更加忽略了《共产党宣言》中分析和启迪的力量以及《资本论》中对政治经济更高层面的批判,反而对其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转: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谴责哲学家无法改变世界,而今天他的著作却被莫名其妙地放置在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殿堂之中。他就这样成为了“以不同方式解读世界”的哲学家群体中的一员,而不再是实践哲学之父。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造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角色,把他的哲学解读成对社会变革和“现实转型”的无能为力。

  而马克思主义回归的拥护者不仅仅是自由主义思想家。长久以来,意大利一直缺少有关马克思主义现状和前景的政治理论探讨,左翼力量在意大利和部分成熟资本主义国家已宣告失败,其影响力逐渐衰弱并日益边缘化,这也体现了进行马克思主义探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继承者的批评过于激进,但我深信带来失败的部分原因恰恰在于这种欧洲中心论和西方视角的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方马克思主义有所不同

  面对再次席卷发达国家的大范围贫穷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不平等和战争威胁,左翼势力长期缺席意大利和西方政坛,它无法真正独立于帝国主义制度,并以输出西方民主的形式为新帝国主义的回归铺平道路,同时,左翼势力还传播了欧洲中心主义和无意识的种族主义偏见。这是哲学家多梅尼科·洛索尔多的基本论点,他认为这场危机的原因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世界其他地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相脱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所谓“新左翼”运动和1968年运动(今年是该运动五十周年)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一家独大的理论思想。这种思想(其拥护者是内格里,哈特,齐泽克,甚至更早的福柯或阿伦特)推动了反殖民斗争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在西方以外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提出了让数亿人脱离贫困和饥饿的目标。

  这些政治和哲学思潮带来了对列宁主义的长期思想攻势和不断的修正运动。实际上,列宁代表了西方和东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他的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如此显著的创造性发展,以至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他的名字与马克思的名字紧密相连。这也指明了西方工人运动与东方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之间的战略和必要联系。列宁作为一名世界主义者,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基础: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基本是欧洲范围内的,共产国际则是全球范围的。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凸显了被压迫人民的作用,不仅成为工人运动的历史转折点,而且成为了全人类的历史转折点:在马克思主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基础上加上了十月革命的“所有被压迫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 这一口号。

  吸取教训才能迎来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复兴

  在今天的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小众文化,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曾在意大利达到空前的高峰,并在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多杂志和出版社也都致力于马克思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意大利共产党也开始利用文化工具来开展宣传工作:他们发行党刊、建立党校和相关机构,以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众多具有工会与群众组织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此外,“新左派”及意共内部的一些组织也经常利用理论期刊和文化据点来展开党内的论战。

  八十年代,马克思文化在意大利开始走向衰落。其不仅遭到“外部”环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还受到“内部”发展(党内社会民主化转型的客观趋势和对东方马列思想的疏远逐渐显现)和“侧面”舆论(出现了一批对党内论战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杂志期刊与研究机构)的影响。

  饱受影响的意大利共产党在九十年代初期宣布解散,随之而来的则是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成立,后者建立于折衷主义和薄弱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更像是对意共基因转变(左翼民主党)的一种对立性回应。

  在这一时期,仍有少数期刊杂志和出版社致力于新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有机发展的相关研究,然而由于影响规模相对较小,这些理论刊物已不足以促进意大利国内的马克思主义产生有机的持续性变革。

  在这种困难局面下,在马克思主义运动在意大利遭受冲击并发起反击的近40年时间里,葛兰西(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编辑注)曾经的名句展现出了它的权威性和预见性,正如其名著《狱中札记》中所写的那样:“每一次衰败都会引起文化与道德上的混乱。我们需要质朴、耐心的人,直面恐惧而不绝望、遇到蠢事而不狂热。要做到理智上的悲观主义,意志上的乐观主义”。

  当前,亟待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们完成的任务主要是协调和组织基础性共产主义文化的重建工作,以使其能够广泛传播经典文献,并借鉴不同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如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制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重点应侧重于整合、集中一切现有的资源(人力和物力),并保证工作的连贯性。

  这并不是一项没有希望的工作:那些不屈从于帝国主义的、或由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导的国家和人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的主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共和国和金砖国家的发展与进步,都向我们展示着原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和解放、平衡社会各阶层关系以造福民众和无产阶级的光辉业绩。

  在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吸取过往的教训并借鉴相关的历史经验,以复兴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为我们重建研究思路这一必要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作者:马璠荣,意大利共产党对外联络部协调人、记者。  翻译:张硕 冀媛 李梦非)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