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探秘“化石修复师”:别人修文物 我们修化石

2018-07-06 14:52:04|来源:人民网|编辑:杨磊

要做一名合格的化石修复师,耐心、细心、专心“三心”缺一不可

  人民网合肥7月5日电(赵越 张俊 实习生刘亚男)戴上口罩、打开显微镜、拿起气动笔,笔尖飞速转动,发出轻微的“咝咝”声……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内,聚光灯下,47岁的黄发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而从事化石修复,他一干就是19年。

  “出土的化石一般都包裹在岩石中,看不到原来的形状,因此需要先对岩石进行清理。”黄发忠带领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走近工作台,面前展示的是一具从安徽省巢湖地区挖掘的“鱼龙化石”。

  “我们在修复中还发现了最早的鱼龙胎生化石,研究人员据此提出了鱼龙类胎生生殖方式的陆地起源学说。在巢湖发现的鱼龙类化石解释了爬行动物为什么下海、在什么时候下海、在什么地方最早下海、当时气候环境如何、它们如何适应海洋生活等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修复化石要有“三颗心”

  作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化石修复师,黄发忠每天都要与化石打交道。“以前在贵州老家自己做,后来修复的一套化石被选中在北京展出,我本人也有机会到北京大学进行专业的培训,2014年机缘巧合来到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古生物化石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修复程序,才能从一块石头变成有意义、特别是对科研有价值的化石。”2014年,在对“柔腕短吻龙”进行二次修复的过程中,凭借专业敏感和细心观察,黄发忠敏锐地发现,这种生物嘴部有疑似牙齿的特征。“慢慢地,我就着重对鱼龙化石的嘴部进行细致地修复,最后部分牙齿被修复出来,这对研究鱼龙的习性、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每天都在不断修复,会觉得这份工作枯燥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黄发忠笑着说:“说不枯燥是假的,修复一具化石,有时需要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会非常乏味,但是修复出来之后对科研的价值、展览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成就感远远大于枯燥感。”

  在黄发忠看来,做古生物化石修复需要“三颗心”:耐心、细心和专心。他解释到,耐心就是要坐得住,长时间重复同样的工作需要定力考验;细心就要仔细认真地挖掘,古生物化石的纹路很细,要一点一点的去钻研、发现;专心意味着专注,工作时要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年前,彭铸是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一名驾驶员,也因此有机会与地质学家接触,一起到野外去挖掘化石。在此过程中,彭铸对古生物化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5年,博物馆扩大规模招聘修复师,彭铸报名成为了一名修复师,跟着两位师傅学习化石修复。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彭铸在学习中遇到了不少难题。由于接触修复行业时年龄比较大,彭铸经常把生活中的习惯带到工作中,有时修复的一件化石表面上看得过去,但经过专家仔细审核仍达不到要求,存在很多瑕疵。“在近三年的学习中,经过不断地钻研,加上动手能力很强,又对修复化石有着非比寻常的兴趣,彭铸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能独立进行修复。”修复室牵头人齐飞说。

  据彭铸的同事说,彭师傅平日里话不多,经常看见他自己在修复桌旁埋头工作,但只要提起化石修复,他就打开了话匣子,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我从骨子里热爱化石修复工作,每天来到修复室心情很愉悦,我把化石当作朋友,而修复时就像在跟它们交流,整个过程很享受。”彭铸说,眼前的这具化石已经修复了一年多,每天除了下班回家就是在修复室里工作,这在别人看来很无聊,他却一直沉浸其中,充实又满足。

  据了解,自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成立以来,一共修复了大大小小百余件化石,修复的化石为科研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牵头人齐飞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修复的化石除了用于科学研究,还有一些通过展览的方式展示在公众面前,另外,博物馆也经常举办一些科普宣教活动,比如组织小学生走进修复室,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生物化石修复这个行当。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