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五周年】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助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2018-08-30 19:00:1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谷士欣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赵雪予):记者日前随中央主流媒体“一带一路”建设境外采访团,对塞尔维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采访。在采访当地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了解到,随着中国对外友好合作在各领域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汉语热”持续升温,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有了进一步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哈萨克斯坦“老字号”孔子学院取得新发展

  2002年,中国兰州大学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汉语中心。这座位于阿拉木图的古老大学有近百年历史,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综合性高校。2007年,汉语中心更名为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并于2009 年正式揭牌。

  据该孔院中方院长王政介绍,哈萨克斯坦现有5所孔子学院,除最早建立的阿里-法拉比哈民族大学孔院,在阿斯塔纳、卡拉干达、阿克托别有3所分别与西安外国语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合作建立的孔院,2017年,国内的西南大学在阿拉木图合作建立了第5所孔院。现在,每年在全哈萨克斯坦孔子学院学习的学生人数有2000人左右。

  王政从2011年起开始担任阿里-法拉比哈民族大学孔院的中方院长,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孔院不仅在哈做专业的汉语培训,还帮助当地学生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及口语测试,推荐优秀生赴中国留学深造。很多学成归来的哈萨克斯坦青年,成为了推进中哈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的中坚力量。

 HSK考试现场 (供图: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

  谈到教学方面的体会,王政认为,不能单纯依靠中方自己的力量,把工作重心简单地放在扩大学生数量上,而是要把重心放在研讨、教学示范、文化活动的引领和指导上。具体而言,就是让国内派来的优秀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起更好的作用,同时利用齐全的资料,来引导当地的汉语教学和汉语文化推广活动。据介绍,在阿拉木图从事汉语教学的中心有不少是商业化机构,还有近1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教学专业。"我们为他们提供各种指导,这是事半功倍的方法"。王政同时指出,以前孔院开展文化推广活动,侧重的内容是中国文化对当地的作用和影响,"近几年来,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我认为在文化交流前应加上'双向'两个字,双向地传达我们两国的习俗、节庆等文化符号和信息,以此来促进和深化我们的汉语教学",王政补充说。

阿拉木图高校春晚 (供图: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

  2014年年底,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向7名突出贡献者颁发荣誉勋章,孔院中方院长王政作为唯一一名外国人,获得校方颁发的荣誉勋章及证书。

2014年 王政获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表彰 (供图: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

  2017年,中央电视台及教育部主办"寻找最美教师"活动中,王政荣获为最美瞬间十佳个人奖。

  2013年9月,王政有幸见证了"一带一路"的首倡,作为驻外教师代表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他回忆说:"我非常清楚地记得,习主席从阿斯塔纳来到阿拉木图,在洲际酒店接见了我们。我们真是感到一种荣誉,这种感受很难用语言表达"。王政表示,作为普通的高校教师,能够到海外去展示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这本身就是荣耀,"我们对此有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因此产生了很强的荣誉感"他告诉记者,"习主席在接见讲话中所包涵的信息,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有强大的祖国在背后支撑我们,会有更好的机会提供给中亚当地的学子"。   

  提到"一带一路"倡议对孔子学院的意义和影响,王政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使得孔院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民心相通,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感到,在哈举办各种活动有了更积极的欢迎度,使领馆和中资企业给予了我们多方面的协助和配合。我们'走出去'的努力方向就是向哈展示中国文化并获得认同。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沿线国家民众有了积极主动吸收我们文化的意愿,在接触和碰撞中融合、取长补短"。

  全世界唯一的共和国孔子学院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6月。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是白俄罗斯最好的大学。据介绍,2017-2018年在白大的师生共53000人,其中大学生、硕士生30000人,外国学生2374人,中国学生826人。

  孔院现任院长托济克•阿纳托利•阿法纳西耶维奇教授是中国的老朋友,2006-2011年期间曾任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卸任回国后又担任白俄罗斯副总理、兼任白中经贸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白方主席。2016年起任共和国汉学孔院院长。

托济克院长在孔院门前迎接记者团 (拍摄:赵雪予)

  托济克院长告诉记者,白大孔院负责协调全白俄罗斯所有孔子学院的工作。白大孔院下设有孔子课堂和汉语与中国文化中心。其中,一直开设孔子课堂的有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格罗德诺国立大学、明斯克第23中学和戈梅利国立大学,戈梅利国立大学2017年已经转为独立的孔子学院;开设汉语与中国文化中心的学校有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明斯克第12中学、明斯克第11中学、斯莫列维奇区中学、奥尔莎第16中学和沃洛诺韦斯卡亚中学。

  据孔院教学主任张立峰介绍,白大孔院现有7名白俄教师和12名中方教师。汉语教学设成人班和儿童班,具体分为初级、基础级、中级和高级4个级别。记者到白大孔院采访时正赶上大学暑期,但孔院教室里依然有成人班学员在上课。

白俄老师在语音教室授课 (拍摄:赵雪予)

  授课中使用的《汉字教学法》教科书是由白大孔院副教授莫罗特科娃•尤莉娅•维克托罗夫娜编写的,非常适合当地的学生学习汉字。

  据孔院统计,参加汉语培训班的学生数量从2011年的87人到2017年的522人,7年增长了6倍。白大孔院从2012年设了汉语水平考试考点。2017年,参加考试的人数为341人。2018年,在白俄罗斯教育部支持下,白大孔院倡议并举行全国第一届大学生汉语奥林匹克竞赛,参加竞赛的有来自全国10所高等学校的130位大学生,竞赛获奖者获得了白俄罗斯教育部颁发的获奖证书,以及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的大使奖学金。

  建院以来,举办了中国电影节、中国文化公开课、传统节日表演等大量文化推广活动。

文化公开课 (供图: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

  自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成为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合作伙伴,开始和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展开各种合作,每年为白大孔院、孔子课堂、汉语与中国文化中心以及白大的学生组织为期两周的语言夏令营。学生们可以到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练习书法、太极拳、学做中国菜,了解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的生活,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2018大连理工夏令营 (供图: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

  该院特别注重汉学领域、科学交流合作领域的研究工作:2017年完成了以主题为“白中经济贸易、科学技术以及人文领域合作中的最有前景合作方向的科学根据与确定”的研究;2017-2018年举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国际科学研讨会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白高等教育领域合作发展国际科学实践研讨会、全共和国汉语教师科学实践研讨会。

  2016 年国家汉办决定把白大孔子学院转为示范孔子学院。

  2017年中国西安召开的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白大孔院院长托济克发表了关于孔子学院在全球重要性及其发展前景的讲话。

2017年院长在西安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发表讲话 (供图: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

  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成为中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6年12月21日,白俄罗斯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在一年半多的时间里,中心在当地举办了150余场文化活动,其中包括“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周、中国非遗文化周、天涯共此时联动,开办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兴趣班、研讨会、讲座和展览。

  据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朱鹏飞介绍,中心通过中国文化部和旅游部与国内地方省市建立了合作项目,2017年和2018年分别和成都、深圳市合作,选派了当地的艺术团体和文化艺术界人士来白俄罗斯举办演出、办展览、研讨等文化交流活动,与此同时,文化中心选派白俄罗斯文化艺术界人士到国内对口省市交流访问。

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   (拍摄:赵雪予)

  走进文化中心,扑面而来的中国气息。电视屏幕上播放的是俄文版《舌尖上的中国》。朱鹏飞告诉记者,中心的兴趣活动一般会安排在周末,看中国电影、下中国象棋、学中国书画都很受欢迎,因为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来中心参加活动的当地人既有5-6岁的小朋友,也有70多岁的退休老人。

  文化中心成立后,吸引了不少当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群。记者看到,明斯克中国象棋爱好者俱乐部的成员正在中心搞活动。俱乐部副主席维克多•萨耶维奇告诉记者,两年前俱乐部就成立了,开始设在好朋友开的中国餐馆里,中国文化中心成立后,俱乐部1年前开始每周末在中心举办活动。“这里氛围好,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1年前我们成立了白俄罗斯中国象棋协会,目标是让明斯克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象棋爱好者中心”。

小姑娘吉拉、妈妈和明斯克中国象棋爱好者俱乐部副主席维克多•萨耶维奇 (拍摄:赵雪予)

  8岁的明斯克小姑娘吉拉和妈妈一起来学中国象棋,她告诉记者,中国象棋很有意思,已经学了一年多,爸爸妈妈2008年去过中国,家里摆着父母在长城上的照片,她也非常想亲眼看看长城。

“仓颉”白俄中国文化俱乐部成员合影 (供图:“仓颉”白俄中国文化俱乐部)

  在文化中心正进行书画活动的是当地的“仓颉”白俄中国文化俱乐部的成员。创办者谢尔盖•普罗霍多夫告诉记者,俱乐部2016年成立于明斯克普希金图书馆,是成员们自发组织的。“很多当地的白俄罗斯人想跟中国人交流,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很多来白俄罗斯学习和工作的中国朋友希望提高俄语水平,想结交本地的朋友”。

  明斯克文化中心举办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在当地人气很高。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朱鹏飞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参加文化中心活动的人数有8千人左右,2018年至今,参加人数已达到15000人。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全球首家以中国茶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孔子学院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4年5月,是国家汉办继贝尔格莱德大学之后在塞尔维亚建立的第二家孔子学院。诺维萨德大学是塞尔维亚第二国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是该校孔子学院的中方合作院校,作为中国国内首个设置茶文化本科专业的院校,向世界积极弘扬茶文化。

  据在孔子学院工作、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冯锦老师介绍,学院现有9名老师和5个志愿者。老师们具备不同才艺,除了教授汉语课,还开设了多种中国文化技能课程,包括茶文化、书法、太极、国画、园林、剪纸等。   

  中学三年级学生丹科/Danko/对茶艺和太极拳特别感兴趣。他告诉记者,已经学了三年汉语,为了提高汉语水平,除了参加孔子学院的学习和活动,还很努力地自学,比如通过互联网学生字、生词,看中文的电视剧和电影,听中国音乐。他最喜欢听周杰伦,喜欢看《武则天》和《爱情公寓》。他的理想是能和自己的姐姐一样,去中国的电影学院读大学。他的姐姐已经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一年了。不久前,丹科参加并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还在塞尔维亚中学生汉语桥比赛中获得了高级组第一名,并将于今年10月来华参加全球汉语桥中学生级别的总决赛。他也因此得到了汉办奖学金,可以去浙江农林大学学习半年汉语。

  截至目前,诺大孔院在贝尔格莱德市、伏伊伏第那自治省各地开设了16个教学点,涵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截至目前,在院注册学生数为3389人,年龄跨度5-78岁,职业涉及社会各阶层。自设立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后,参加YCT、HSK、HSKK考试人数为639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孔院努力下,汉语已成功纳入诺维萨德大学和当地近200年历史的卡尔洛瓦茨语言中学的学分课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不仅成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重要内容,更为其能够落地实施、顺利推进提供社会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越来越多对学习汉语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借助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这样的交流平台,实现了解中国的美好心愿。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