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策展人架起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2018-10-15 09:49:1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汪欣蕊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毛源源):近些年来,各种流派和风格的展览在中国日渐丰富。看展览已经和看电影、逛书店一样,成为中国人日常文化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而一个新的职业——策展人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展览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逐渐被大众认可。在今天的报道中,我们就一起走进策展人,聊聊他们的故事。

  杨小波供职于湖光山色美学机构。他自幼爱好绘画,在大学期间主修设计,毕业后进入一家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工作。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杨小波在完成主要工作之余,还积极为艺术领域的朋友、同学联系资源,帮助他们办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职业——策展人引起了杨小波的注意,并且随着接触越来越多,对它的了解也在日渐加深。大约在十年前,杨小波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了他的“策展生涯”。“策展人的目的也是让公众更容易地解读艺术现场。公众需要一个翻译,尤其是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是比较自我的,这就更需要一个翻译。但这个翻译不是完全解读给你听,是至少给你一个桥段,让你有不同的选择来了解和关注艺术家和他的作品。”

  策展人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最早是指在艺术博物馆中研究藏品的人员,目的是使藏品形成有主题有结构的展览用以向社会传播。后来,在很多大型的展览中也沿用了策展人的机制,邀请策展人来策划展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艺术创作的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出来,加上西方的各种艺术流派和观点的涌入,策展人也逐渐走进中国。“因为在很长时间,中国的艺术形式是比较单一的。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使艺术家从原来遭到某些禁锢的状况,走向了自由发挥个性创作的状态。整个社会形成了尊重艺术创作,尊重艺术家展现个性风格的风气。西方各种艺术流派和观点也迅速来到中国,使中国艺术家能看到世界艺坛的各种现象。”

  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界开始出现策展人,展览也从过去由一个机构出面组织,开始转变为由策展人策划组织。在范迪安看来,策展人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的变革,同时也推动着中国艺术创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当策展人提出一个命题的时候,意味着他对艺术创作的现状做出了研判。当策展人用这样一个题目组织一个展览的时候,他所邀请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会汇聚成对一个问题的艺术的表达。策展人的出现使中国的展览呈现丰富多样的现状。因为有了策展人的思考,影响了艺术家更多地在作品中表达对现实的感受,推动艺术风格的形成,每个艺术家的角色也就更有个性。”

  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策展行业的不断进步与成熟,策展人的职业定位也从最开始的模糊发展到逐渐清晰,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观展爱好者薛先生说:“我觉得一个展览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作品的好坏,总体的展览的策划也很重要。所以策展人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比如,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在什么样的地方展出,如何布局,光线的选择,周边纪念品的销售,这些都会影响参观者对展览的综合体验。我觉得,要成为一个好的策展人,需要很多综合能力。很多因素共同促成一个难忘的展览。”

  从某种意义上讲,策展人是连接艺术家和观众的桥梁。他们笑称“艺术家是修行者,而自己是传道者”。和策展行业接触了十多年的策展人杨小波,不仅见证着中国策展行业的不断成熟,也感受着中国观众的进步。“今天这个局面真的变了,藏家提升了,对标准、价格、未来的艺术品的走向(都有要求)。以至于说,挑选艺术品不单是为了升值了,也为满足个人的情怀。对于公众来讲,年轻人一直在成长,随时随刻都能跟你对话,能跟艺术产生关联。”

  21世纪的今天,策展行业在中国艺术界十分活跃。策展人,也已经成为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过,目前策展人在中国还面临行业门槛低、高水平人才匮乏等现状,而行业相关的制度,比如行业规范、评价体系、培训机制等也有所欠缺。用策展人杨小波的话来说,“要满足中国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专业化和职业化是策展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