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八女投江千古流芳

2018-10-30 09:13:45|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杨磊

  原标题:八女投江千古流芳

  绵延的乌斯浑河位于黑龙江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西北的柞木岗山东麓。浪涛奔涌、依旧冰冷刺骨的河水,激荡起历史深处的悲壮记忆。穿越历史的烽烟,回到1938年乌斯浑河畔那个阴冷、肃杀的秋天,曾有八位女杰殉难于此,震撼几代国人的“八女投江”一幕,就发生在这片山水之间。时光荏苒,“八女投江”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被广为传颂。

  艰难的西征之路

  1938年初,风雪、严寒、饥饿像瘟疫一样缠绕着与日寇苦战了数年的东北抗联战士。西征军中有许多女同志,她们同男战士一起,跋山涉水,肩并肩地进行战斗。她们是战士,又是宣传员,还要承担着医护人员的作用。

  1938年5月间,远征部队刚一集结就遭到了敌人的阻击,出发后又受到围追堵截,他们一路苦战,不久便处于“内无给养、外有追兵”的困难境地,直到6月下旬才克服重重困难,到达远征集结地牡丹江下游的刁翎地区。

  1938年夏,部队来到了珠河(今尚志市)楼山镇,在这里妇女团参加了攻打楼山镇的战斗。此役我军共俘敌军中队长以下六七人,缴获机枪两挺、步枪近百支,弹药四万发以上。

  楼山镇战斗的胜利令日寇万分惊恐,他们调集重兵对西征的部队进行“围剿”,企图对西征军形成包围,将抗日联军消灭在西征途中。

  历尽千辛抵达乌斯浑河畔

  为了摆脱穷追不舍的敌人,第四、第五军分兵两路继续西进。两军妇女合并起来,原属第四军的女同志并入冷云所在的第五军妇女团,随第五军一师行动。

  8月,抗联西征部队抵达苇河,在活动时被日军发现,遭到敌人重兵围追堵截,第五军第一师拼到最后只剩下一百余人。西征不成,这支队伍决定返回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区寻找军部。这时原有30余人的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班长杨贵珍、胡秀芝,原第四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战士郭桂琴、黄桂清和王惠民等八名同志。她们年龄最大的是指导员冷云23岁,最小的战士王惠民才13岁。

  历尽千辛万苦的妇女团八名女兵终于在1938年10月19日夜里来到乌斯浑河边。

  一江秋水葬英魂

  东方泛白,乌斯浑河升腾的白雾漫过山岗。师长关书范命令会泅水的师部参谋金世峰带领八名女战士先行渡河。

  金世峰参谋先下河探水,向对岸游去。他让冷云等跟在后边,可还没等冷云她们下河,岸上骤然响起了枪声。是夜里包围上来的敌人,开始向我军发起进攻。

  事发突然,战士们仓促应战,抗联的部队此时处于不利位置,于是大部分战士边打边向西边的密林中撤退。

  女兵们此时处在与部队分开的状态。千余名敌人的火力死死地咬住撤退的战士们,想要突围困难重重。河边的女兵们过河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都不会游泳。但她们这时可以在那柳条通里隐蔽不动,待敌人追击战友远去后就有了生存的机会。

  柳条通里突然射出了愤怒的子弹。原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选择了从背后袭击敌人,掩护大部队突围。这突如其来的枪声令敌人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此时,天逐渐亮了起来,敌人连连用迫击炮向河边射击,柳条丛被炸,八女隐身的屏蔽物几乎被毁。敌人趁着炮火掩护发起了冲锋。他们兵分三路,形成三面包剿之势。八名抗联女战士在冷云的指挥下,一边射击,一边向敌群中投掷手榴弹。

  已突围的抗联一师领导人发现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队突围,仍据守在河边牵制敌人,于是率队折转回来,想杀开一条血路,把冷云等八名女战士接出去。但敌人用炮火死死控制住山口,接应队伍伤亡很大。八名女战士立即运用抗联传统的齐声喊话方式对着青山密林高喊:“同志们,不要管我们!保住手中枪,抗日到底!”

  打退敌人的数次冲锋后,冷云转头看看战友们,见战友们都不同程度地负伤了,便架起负伤的战友,迅速地撤到河边的土坎下。这几名女战士已经走投无路了,在最后的时刻,冷云和战友们互相搀扶着下到河里……

  半个月后,闻知此事的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日记中写道:“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如今,在乌斯浑河畔的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大堂内,八位女战士的塑像一字排开,“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八个大字,映照着她们青春的面庞,也映照着她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