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甘肃临夏助推劳务输出打造百亿产业

2018-11-02 09:37: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近年来,临夏劳务已走向全国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诗楠):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8县市均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输送一人,脱贫一户,输送一户,带动一片”。根据2017年临夏州劳务收入抽样调查报告显示:一年里,贫困家庭中只要有一个劳动力,在外稳定就业半年以上,该家庭就能基本上实现脱贫。临夏州州委、州政府结合全州人力资源相对富余的优势,将劳务产业与旅游产业、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产业并列,确定为全州三大“百亿元产业”,全方位帮助百姓稳定脱贫增收。

  临夏州劳务办主任曹海忠介绍说:“临夏州多年来一直对劳务输出很重视,2016年10月,临夏州把劳务列为三大产业之一。(目标是)到2020年劳务收入达到100亿元。”

  为给劳务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临夏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到2020年实现劳务收入突破100亿元目标的实施方案》、《临夏州劳务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工务工就业的优惠政策,曹海忠主任介绍说:“县上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到东南沿海务工,除了正常挣的工资外,每个月县上还给1000块钱(补助),最多能补到1.2万。有的县上出台的政策是,你挣多少,我给你补20%,比如你挣1万块钱,我给你奖励2000块钱,最多奖励6000块钱。”

  这些优惠政策和激励办法有效地激发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为促进劳务输出由传统的“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近几年来,政府主导整合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投入大量培训经费,开展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培训活动;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对有参与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至少开展一次免费技能培训,重点围绕电焊工、牛肉拉面、砖雕师等优势工种培训。康乐县自2013年以来,已为近3000名电焊从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颁发了技能鉴定证书,持证电焊人员日均工资较培训前有了大幅提高。来自广河县阿力麻土乡郭家村的马良,今年10月7日和其他24个老乡一起出发,到浙江电子厂务工:“我是一个电焊工,今年25岁,经过培训,现在通过宏远的平台去南方的电子厂打工去了,工资听说一个月4500-5000元,工资挣了以后,(能)为父母减轻负担。”

  马良口中的“宏远”,就是临夏州较大的一个劳务中介机构。在以政策引导的同时,临夏州积极完善劳务经济市场化运作机制,扶持壮大劳务中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全州劳务中介机构已由2013年的6家,发展到2018年的70家。

  提起政府给予中介机构的支持,临夏州宏远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学伟说:“尤其是人社部门对我们劳务公司的支持力度特别大,领导们帮我们出去对接南方大城市的一些企业、人社部门和就业部门。他们跑一趟胜过我们跑几十趟。”

  为了解决外出务工人员无法适应新环境、后顾之忧较大等问题,像“宏远”一样规模较大的中介机构一直在不断完善服务。杨学伟表示:“我们是一条龙的服务,南方人爱吃米,我们爱吃面,我们就带上自己的厨师,把他的灶承包下来。年龄比较大的,电子厂适应不了的,我们把她们留在食堂里面洗碗,每个月有3000-4000块钱的收入。我们不光把人送出去,我们还有专门的小团队,把他的家人服务好。比如老人病了要去医院,打个电话,我们的车把他送到医院。重要的大事,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到。”

  2017年临夏州全年劳务产业收入为82亿元,2018年1-9月,劳务产业收入已达79.25亿元,距离“2020年实现产值100亿”的目标并不遥远。经过几年的外出务工,临夏人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一些人扎根企业,在南方买了房子,娶妻生子定居下来;一些人从一线的劳务工人转变成了劳务经纪人,带动更多的老乡外出就业;还有一些人,积累了资金,决定创业。全国各地的兰州拉面馆有很多都是由临夏人开设的。还有一些人,决定返乡,把新的思路带回去,建设家乡。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