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横山书院:梦中故乡 精神家园

2018-11-20 08:42:12|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程亚惠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偈诗,琅琅上口,为佛门弟子所爱颂,据说每位听到由这首偈诗改编成的“院歌”的人,都会感到心境开阔淡然,似有清风吹拂身心。位于北京翠宫饭店大楼15层的横山书院,就是这清风吹过来的地方,是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的精神栖息地。

  1998年,学者季羡林及其弟子们创立了华林文教,以其资助学子发展研究。2008年,季羡林弟子湛如和其志同道合的友人们决定以书院的形式延续华林文教项目,由此,横山书院正式成立。

  大众的传统文化

  “创办横山书院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书院负责人韩淑贤告诉笔者,“但是我们不会设置‘门槛’,文化是所有人的。所以我们请了许多在传统文化上颇有造诣的大家来免费公益讲学,不设门票,谁有兴趣,就可以过来听讲座。”

  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书院精心组织了“多闻多思名家公益系列讲座”,至今已成功举办人文学科公益讲座180余讲,参与人数高达3万余人次。此外,还成功举办了八届“文化中国讲坛”,定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等。横山书院还参与资助了《华林博士文库》系列、《多闻多思·华林文丛》系列项目的陆续出版。

  横山书院目前师资库庞大,包括叶嘉莹、楼宇烈、叶小文、莫言等大家。对参与书院活动的学习者得以徜徉博大精深的国学海洋,找到归属与认同。

  积极与海内外合作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在横山书院讲学时曾经说:“要把中国变成世界文化中心之一。”

  书院意识到,仅仅在中华大地内部吸取文化之精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海内外有许多华侨华人渴望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世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了解不多,甚至有许多偏见,这也需要中华文化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走出去”。此外,国外许多地方,如保存了较好唐代文化的日本,存有中国许多重要文化遗产的大英博物馆,都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所需要观摩、研学之处。所以,横山书院近些年一直积极“走出去”,组织游学班,前往印度、日本、英国、美国游学;在海外成立横山学友会;陆续推动并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设立专项奖学金、奖教金;资助优秀青年学者出国留学;设立横山书院京都别院等。

  韩淑贤说,横山书院希望可以作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力所能及传扬优秀文化,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多种形式传播文化

  “横山书院不仅是‘书苑’,更是‘家苑’”,韩淑贤说。来到书院的人,总会很快被一排排的古籍藏书和丰富的文人墨宝所吸引,整个身心逐渐沉浸于悠远的文化长河之中,去慢慢品味传统文化的美与厚重,找到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的独特的归属感。而且,身处书院,良师益友,其乐融融,让很多人油然而生一种“回家”的感觉。学员们还自发组织了许多活动,例如三藏读书会、空中书房等,分享读书心得,交流自己的看法。

  除了线下讨论、出版书籍、文化讲堂、出国游学等方式,横山书院在文化传播方式上也有创新之举,例如与知名音频分享公司合作,开设横山书院专栏,开设横山书院读书会频道,将书院以往课程的音频内容在该平台陆续播出,或者组织学员诵读经典,上传至该平台,供更多听众收听。这种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传播方式的完美融合,显示出了横山书院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也是其实践“秉承传统,契合当代”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

  横山书院的发起人之一湛如法师说,“对于大多数一直伴随书院成长的人来说,横山书院已不再单单是学习国学、学习佛法的场所,而更像是大家共同的梦中故乡、精神家园。”

  (原标题:横山书院:梦中故乡 精神家园)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