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实干”精神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2018-11-29 11:29:5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梁生文

  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我们党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集体学习,其根本目的就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这对我们丰富头脑、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本领具有重要意义。”

  以史为鉴,学习古人,首先要学习古人的识人经验。识人重在识德。

  “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总书记的这段论述,精准的诠释了在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担任领导干部必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那就是“以德为先”,没有“德”,再有才干也是无本之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去除一些历史的糟粕,有选择的从历史上汲取古人在选拔能吏方面的经验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史为鉴,学习古人,还要学习古人的用人方法。

  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虽然在吏治上有很多的封建糟粕,但中国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和法家对于如何用吏方面的论述,却颇值得我们思考和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

  比如儒家认为贤者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官吏的仁义、贤能是决定吏治好坏的决定因素;法家则认为治理国家要靠法律,“以法治国”是最客观的标准和最可靠的治国方法。因为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刑无等级”会让各级官吏敬畏法律,达到良好吏治的目的。这种“法治”的思想其实是和现在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理念相契合的。

  以史为鉴,学习古人,还要学习古人的选人格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打开大门,放眼四海,唯才是举,古人在选人用人的格局上,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

  总书记在选人用人上也有重要论断: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把干部队伍和各方面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今天,我们的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何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