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农业部长:以中农业合作互利共赢 前景广阔
以色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乌里•阿里埃勒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孙伶俐):11月15日,中国-以色列农业创新合作部长级会议在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双方签署了关于开展奶业技术合作、农业培训、共建农业创新中心、农业创新园区等4个协议。那么,中国和以色列的农业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未来前景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以色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乌里·阿里埃勒。
谈到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以色列农业创新合作部长级会议,以色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乌里•阿里埃勒首先对中国举办这次会议表示了感谢,“首先感谢中国农业部长邀请我到南京参加这次会议,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果:第一,开展奶业合作,中国政府同意以色列把奶酪产品出口到中国;第二,开展农业考察培训,由中国农业部组织一些优秀的农民和农业专家到以色列考察农业,从中选择一些今后可以合作的项目;第三,共同成立研发基金,不是做纯粹理论的研究,而是支持一家公司,比如说中国的公司,让农业研究往实际的方向发展,研发一些真正的产品;第四,由以色列和中国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每年在两国轮流举行研讨会,彼此学习。”
乌里表示,以中之间的农业合作至少有20年历史了,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双方每年的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在增加,“以中之间的农业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合作,每年的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在增加。以色列政府想在中国推动奶业技术培训。比如,上海的光明乳业收购了以色列最大的食品公司特努瓦,虽然是企业行为,但是由此可见两国政府对农业合作也比较支持。”
乌里表示,他经常到中国,很喜欢中国,这几年他看到中国农业的发展变化速度应该是全球最快的,以色列和中国农业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这几年中国农业发生的变化应该是全球最迅速的,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了,每个农民耕种的面积变大了,农民收入随之增加。另外,中国农业机械化普及率提高,抗旱抗虫的品种增加,中国政府的目的是让农民的收入成倍增加。以色列知道中国很大,养活那么多人口不容易,但是有些技术愿意跟中国分享。比如,农产品从采摘、保存到运输各个环节都有损失,损失率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可能达到50%,但以色列只有5%,以色列愿意把这种很好的技术引进到中国,减少损失率。另外,还有用无人机拍摄监测农田,滴灌技术等等,总之,以色列和中国农业合作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乌里指出,由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大,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世界都有影响,以色列可以通过与中国的合作,从经济增长中获益,“中国的优势首先是经济规模大,每年的经济增长达到6%~7%,对全球都有影响,也影响到以色列,因为以色列的经济增长只有3%~3.5%。什么样的合作会对以色列有好处?比如说,中国直接从以色列购买蔬菜、水果、谷类等农产品。因为以色列人口少,还有空置的土地,以色列可以提供一块土地,根据中国的需要来种植,再把种出来的农产品出口到中国,这样的双方合作可以实现共赢。再比如,光明乳业收购以色列的特努瓦公司,特努瓦占领了以色列奶类产品市场的3/4,特努瓦利用了从中国来的资金,可以投资研发,扩大产能。另外,以中还可以合作搞农业科技研发。”
乌里透露,农业部的总司长明年还将访问中国。他希望,以中两国农业部每个季度都会举行司长或部长级会议,推动双方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