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各国应做出更大努力

2018-12-18 17:35:2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韩宇辰

  12月15日,联合国第24次气候变化缔约国大会于波兰卡托维茨闭幕。大会本定于14日闭幕,主要议程是讨论《巴黎协定》的具体落实细则,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手册”,然而由于各方对于具体减排、检测、气候融资方面落实举措特别是碳信用问题产生激烈分歧,会议不得不延期至15日。会议虽历经波折,但最终达成了被称作“卡托维茨一揽子计划”(Katowice package)的具体成果,各方就关于自主贡献、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涉及的机制、规则基本达成了一揽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表示,卡托维茨大会展示了《巴黎协定》的生命力,同时也为未来的气候行动勾勒了明确的路线图。

  “卡托维茨一揽子计划”在诸多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细化方案,为《巴黎协定》在2020年正式开始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透明度问题上,大会通过了详细的透明度框架,各国须自2024年起每两年公布一次本国的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水平,以促使各国在基于事实基础上履行减排行动,同时各国须就本国减排计划提出相应的详实信息。在全球盘点机制建设上,形成了共同测算温室气体排放的统一方式,对于一些难以满足一般性标准的贫穷国家,公约也将允许其进行相应解释,国际社会也将帮助其建立相应测算能力。在气候融资方面,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执颇多,大会也订立了更具雄心的目标—— 2025年后每年的气候融资规模超过截至2020年前总计1000亿美元的水平。同时,各国同意在2023年共同评估当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有效性,并就检测和报告技术发展和转移的进展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关切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关键原则,也在“卡托维茨一揽子计划”的共识中得以体现。

  在本次气候大会之前及之中,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治理产生了强烈的分歧。自今年以来,北极圈国家、美国加州、南欧国家发生大规模干旱、森林大火等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0月发布报告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效应以现有速度发展,在2030年到2052年间,世界平均气温将比工业革命前高1.5度。也有科学家团体预测,如果当前各国节能减排的承诺得以落实,则至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工业革命前高3.2度,给全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去年6月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也给全球减排带来更大的失落。对于气候变化治理的路径、原则、责任和资源分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数十年形成的分歧也难以弥合,发达国家强调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特别是排放大国的减排责任,却淡化气候援助、融资上的承诺以及气候信息及计划的透明度问题。发展中国家则强调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排放也应纳入其治理责任之中,同时敦促发达国家在气候援助中拿出务实的承诺,并要求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规则中尊重各国的自主性和主权。

  此次大会期间,部分重视化石燃料产业的国家对全球凝聚气候变化应对共识起到负效果。比如美国、沙特、卡塔尔、俄罗斯质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的科学性,美国代表团甚至在大会场外开办了宣介化石燃料的边会,拿出美国“院外游说”的功夫为特朗普重视传统能源的政策摇旗呐喊。

  相比之下,中国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成为推动全人类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担当,切实展示了中国在气候变化上的贡献,践行了维护《巴黎协定》等全球多边治理框架的庄严承诺。习近平主席曾在巴黎气候大会的发言中提出,“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如果抱着功利主义的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中国在政策宣誓和实际落实上都在一步步履行这种大国担当。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在节能减排上的实质贡献也是举世瞩目,提前三年实现了2020年碳强度下降的目标,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清洁能源投资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另外,中国在“独善其身”的同时仍“兼济天下”,中国已承诺建立 200 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一大批新能源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落地。中国还在积极推进创新节能减排经济发展、探索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和路径、建立全球最大规模的碳交易市场,由中国发起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联合发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引导全球能源互联网融入节能减排进程。而在卡托维茨大会期间,中国也在积极宣介共同增强节能减排互联互通交流,主办25场主题各异的边会,增加了卡托维茨大会的内涵,为各方凝聚共识、探索合作贡献了实质性力量。

  卡托维茨大会无疑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进展,然而真正促进人类彻底摆脱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仍需世界各国做出更大的努力。中国已经在理念和行动上发挥了应有的大国作用,也乐见欧盟、印度等主要参与方能够以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大局为重,做出切切实实的成绩,以共同应对挑战的心态来构建合作前景。

  (董一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