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秩序演变应是多元重组而不该是多元裂变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2-25 10:35:29

  2月15日至17日,第5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召开。慕尼黑安全会议被认为是防务领域的达沃斯论坛,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吸引了数百人与会,而会上讨论的问题也切中当下秩序的要害。会议以“倡导国际合作,维护多边主义”为主题,表达了各国对未来国际秩序的一种期许。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办方在会前发表了年度安全报告《全球拼图:谁来拼起碎片》,结合会议主题,我们大体可以得到一种答案,那就是全球秩序的重建还是要依靠多边主义。在地缘政治强势回归的时代,不仅需要重建大国的多边合作机制,也需要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坚持多边合作的理念和框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倡导国际合作,维护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杨洁篪指出,“世界面临单边与多边、对抗与对话、封闭与开放的重大选择,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十字路口。”

  在这样的历史性时刻,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多边主义,慕尼黑安全峰会的主题与中国长期坚持的国际关系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也昭示了未来国际秩序变革的可行方向。

  慕尼黑安全会议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那就是全球秩序是一张拼图,而这张拼图正在重归碎片化。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报告就提出“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的概念,如果“后”的世界秩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转折,也就是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的瓦解,那么,“全球拼图”则是一个多元裂变世界的图景,超越了东西方的概念,而成为全球世界共同面临的课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在国际秩序处于转型过渡时期,各种不确定性频出,既有“黑天鹅”事件,也有“灰犀牛”的系统危机的积聚,全球秩序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基础出现结构性的裂缝,在这样的挑战之下,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导向,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为国际秩序演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前景和革新的方向。

  国际秩序的演变需要历史视野,需要置于十年、四十年和一百年的参照系之下进行审视。

  从十年的视角来看,自2008年、2009年相继爆发华尔街金融风暴和欧债危机,十年之间,当初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已演变为财政危机和社会危机,最终带来了政治危机和地缘政治的挑战。在这场延续十年的全球性危机中,大西洋共同体备受考验。美国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但是承压的却是欧洲,一方面欧债危机让欧元区出现了结构性分化,欧元区的整合陷入停顿;另外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调整,使得地缘政治风险外溢,从中东、北非而来的难民潮冲击着欧洲的大门,南欧国家处于最前沿,也承担了最大的成本。作为对危机的反弹,南欧国家中主张自我封闭的政党和政客成为选举政治的赢家。

  以四十年的视野来看,上个世纪70年代开启的全球化浪潮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逻辑,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地缘政治消退,地缘经济彰显,金融力量不断膨胀,内嵌于国际秩序之中。国家处于本国公民与国际资本的切面上。资本的全球流动重新塑造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地理景观,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说,“对资本来说,僵化是致命的危险。简而言之,在某个年代有利于资本积累的地理景观构建出来后,到了下一个年代便成了资本积累的束缚。”四十年之间,富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力量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兴国家崛起,发达国家相对衰弱。兴衰不仅在国家之间,还在国家内部,尤其是发达国家内部,随着资本的转移,产业转换,有些城市发达了,有些城市衰落了。这种兴衰转换必然带来政治的反应,不断涌动的民粹主义、单边主义就是这种系统风险的症候。

  以百年的视野,世界似乎又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大国治理的框架在重新调整,中国致力于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发表演讲的时候也提出,国家秩序不应该被轻易打破,我们必须合作。20世纪被已故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称为“极端的年代”,处于21世纪第一个二十年的关键节点上,各国又面临为这个世纪确定基调的历史性时刻。

  百年以来,国际秩序的主体已经多元化了,已经不是19世纪的几个殖民帝国,而是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联合国这样最具有代表性的多边合作平台,才能更好地解决当下全球面临的安全难题,中国已经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分摊国,为联合国维和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助力。全球秩序的演变应该是多元重组,而不应该滑向多元裂变。(孙兴杰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

编辑:贾雪静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