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政界某些人不应将华为政治化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11-08 14:21:44

  最近几周,是否允许华为参与德国5G网络建设的问题,再次在德国政界发酵。10月中旬,德媒报道称,德国政府即将出台的新版电信网络安全法规将不会对华为进行专门限制。随后,德国政界出现了一些反对声。

  以联邦议会外委会主席吕特根为代表的一些联邦议员最先反对政府单独做决定,要求议会对此进行“密集辩论”。此后,联邦情报局局长、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一众高官纷纷借机表态,立场均为“华为与中国政府关系紧密”“可能损害德国信息安全”,结论无非就是“加强审查”乃至“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

  除政府官员外,主流智库也在敲边鼓。位于柏林的“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本纳称:“情报部门公开对华为表示怀疑,这很重要。”一向疑华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谧空称:“质疑是正确和必须的……应注重使用欧洲的电信供应商。”

  对于德国政界一些人所持的错误观点,中方已多次做出反驳和澄清。11月5日,中国驻德使馆发言人再次回应德国外长马斯的表态,明确指出,中国没有任何法律要求企业收集外国情报,华为与中国政府也没有任何所谓的“依附关系”。

  实际上,德方对于这些基本事实是清楚的,政界之所以不断发出要求禁止华为的负面声音,更多是基于政治博弈的思维在作怪,并非真的缘于安全担忧。

  首先,忌惮美国施压。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进行多方面打压,华为正是其对华开展“科技战”的一个抓手。美政要频频对欧洲盟友施以高压,以中断合作为要挟阻止欧洲国家与华为开展合作。德国是欧盟的“领头羊”,因此也是美国重点公关对象。虽然德国政界对特朗普意见很大,德美之间分歧也很多,但不可否认,在安全防务、外贸出口等方面,德国对美国存在依赖,加上德国政要中不乏坚定的“大西洋主义者”,自然不会对美国的施压完全视而不见。

  其次,对中国存在固有偏见。对不同体制下的中国,不少德国政治家打内心不理解、不赞同,因此也不能相信中国政府与华为这样的行业巨头之间没有“隐秘的关联”。与此同时,德国对中国不断攀升的科技实力、制造业水平有所畏惧,担心自身核心竞争力遭到侵蚀。特别是在涉及高新技术合作方面更为谨慎,总忧心中国通过各种手段“窃取德国技术”。对华为的疑虑也很大程度来源于此。

  再次,服务内政。在西方政治体制下,政治家的言行并非完全服务于国家利益,很大一部分是要服务于政党及其竞选需要,他们要迎合公众的“政治审美”。对于无需通盘考虑国家利益的普通民众而言,能够对外示强、展示价值观攻势的政治家常常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那些需要积累政治资本的政客,作不到像默克尔总理那样,能看清国家利益所在,对中德合作也能采取更为务实的态度。而正是在默克尔主导下,德国政府至今仍坚持不排除华为。

  对德国而言,华为参与5G建设,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安全问题。若要审视安全,那么2013年美国情报机构被证实监听默克尔的手机,德国也并未因此而限制与美国的合作。德国在4G时代就大量使用华为设备,无任何证据证明存在风险。同样,华为的问题也不是经济问题,德国经济界对华为历来持开放态度,德国的电信运营商更是担心政府一旦决定禁用华为,其5G建设成本和难度都将上升。

  因此,华为参与5G建设,本来是一个应当由商业和市场规则来决定的问题,现在却因大国博弈和内政因素而被高度政治化。11月2日,德媒透露,外长马斯与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商议建立机制,对5G建设者可信度进行“政治评估”。这更为清晰地展现出事件本质。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确保安全无可厚非,但应该反对以政治代替安全,也不应因政治差异而阻碍务实合作。德国防长“无法避免风险就只好先禁止”的论调既不负责任也不合逻辑。期待德国政界能以务实的态度推动对华合作,以坦诚对话的方式解决分歧。期待德方能公正透明地对待华为,避免将企业行为上升到政治层面。(李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

编辑:张柏漪
标签:管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