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描绘和谐宜居精品城市新图景

2019-01-09 12:46:23|来源:中国经济网|编辑:聂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盘棋”中,作为北京新两翼之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举一动都令世人瞩目。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同时公开的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共11条。这不仅标志着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迈出新的重要一步,七章72条的控规文本更通过对副中心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绘就了一幅和谐宜居的精品城市图景。

  多彩风貌

  副中心未来将变成什么样?副中心36个街区内部是怎样设置的?打开最全版规划图,河道、路网切割出的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街区,市政交通设施、家园中心,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助残等设施一应俱全。

  城市副中心人均绿地面积将达到30平方米。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这看似简单的16个字描绘着城市副中心未来的城市风貌。

  到2035年,这里将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这些鲜活的城市“名片”将使副中心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精品。

  谈到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表示:“建设城市副中心就是要缓解中心城区的城市病,同时避免副中心患上新的城市病。我们在城市交通、住房、公共设施、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谋划和考虑。”

  副中心将严控人口、用地、建设规模。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这里将按照“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次序分配街道空间,将实现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对于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强调要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精品城市的提法,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解读,通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努力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

  主副共兴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要处理好与中心城区的关系,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向城市副中心疏解,同时更好地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北京中心城之外有一个副中心挺好。”在两院院士吴良镛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吴唯佳眼中,城市副中心控规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功能提升的要求,也契合了通州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

  主副共兴,联通是前提。如今,“主”“副”之间的交通路网,正变得越来越便捷高效。预计2019年至2021年,将有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及17号线南段3条(段)衔接东西、联通南北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将北京中心城和城市副中心连接在一起。

  联通之后是提升。城市副中心不是平地起新城,而是在原通州新城基础上的优化提升。要在老城区做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保持老城区的风貌格局,构建均衡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挖潜老城区存量土地资源,优先补齐公共设施短板,使新老城区实现水网、绿网、路网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空间、功能、社会深度融合。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通州区实现了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基本无违建。腾退后的空间建设综合公园、绿地和口袋公园,城市绿肺大面积扩容。未来,通州产业结构将瞄准“高精尖”。国贸以东20公里,一个全新的CBD——运河商务区正在大运河畔加速崛起。

  协同发展

  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提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推动中心城区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业总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迁,建设国际化现代商务区;积极承接吸纳中心城区创新资源,并加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

  控规批复同时要求,发挥城市副中心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通州区与河北省廊坊北三县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促进协同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及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向河北省廊坊北三县地区延伸布局。

  城市副中心已经成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吴唯佳说:“通州在长安街延长线上,通州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也能够促进北京和冀东地区的合作发展。”

  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野下“一盘棋”谋划,城市副中心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城市副中心将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承担中试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制造、配套服务等外溢功能,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适宜产业向廊坊北三县地区转移,促进本地就业,实现职住均衡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学聪)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