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又编神剧情,这次称"中国挑起全球网络战争"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这本被认为是美国最具专业性的科技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不专业的文章。在题为“当中国黑客向我们剩下的所有人宣战时”(when Chinese hackers declared war on the rest of us)的文章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中国如何向美国旧金山的软件公司、印度达兰萨拉和万豪酒店的网络系统插入恶意密码,发送电子邮件,并安装恶意软件,从而干扰对方的网络信息流。
夸张的剧情,娴熟的手法,美媒以前就使用过,而这次得出的结论是:像硅谷和达兰萨拉遭受的“攻击”只不过是中国在世界发动互联网战争的首个受害者,中国的审查者要动用一切手段追捕在世界上更多国家的更多敌人。
细读全文可见,在近3000字的描述中,作者试图构建被攻击的对象和攻击者之间的联系,但文中居然没有一处能证实黑客行为确实是中国政府所为。就连作者自己也承认“团队只能追随恶意软件攻击的目标,而非攻击者”“我们无法明确指出谁是黑客行动的背后指使者”。作者的论述不仅缺乏可靠的证据,推理也十分可疑。作者推理的主要依据来自控制恶意程序的IP地址。从技术手段上来说,黑客行动的背后指使者非常难追踪。由于发动攻击的计算机可以将取得的数据发送到任何一个国家,因此IP地址的地点无法代表背后指使者的地点。事发后,GitHub、万豪国际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均没有回复外媒的询问,追踪达兰萨拉网络攻击事件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室Citizen Lab负责人拒绝明指背后指使者是谁。
这不是外媒第一次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指责中国。外媒的每一次指责,背后都是“中国威胁论”在作怪。但我们看到,不仅苹果、亚马逊、IBM纷纷否认中国窃取公司信息,FBI、CIA、NSA也承认,网络空间中的供给链安全是世界的普遍关切,中国同样是一名受害者。
黑客是各国痛恨的对象。打击黑客,维护网络安全,是很多国家在21世纪伊始时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这一点中国也不例外。从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到开展整治网络违法犯罪的“净网行动”,再到向联合国提交《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更新草案,中国政府维护网络安全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而长期以来,美国有关部门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窃密和监听、监控活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美国有些人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一再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纯属倒打一耙,自欺欺人。
中国不仅从未要发动互联网战争,相反中国还反复提出,要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建立在合作、包容与共生共存基础上的理念与网络战争的非正义和恶意显然是不同的。当前,互联网正让世界变成地球村,其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是让各国不要孤立地看待自己的网络安全问题,而是在坚持“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的基础上,形成共同治理和发展的共识,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用好、发展好和治理好互联网。
外媒在作出中国发动互联网战争这一耸人听闻的论断之前,显然需要提供更确凿的证据与更合理的推理。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维护网络安全,不能依靠扩大对抗与冲突,而是要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从这一点看,发动互联网战争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的选择。(中国论坛网 刘思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