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探访海军首艘大型远洋补给舰呼伦湖舰
《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带您探访人民海军列装的首艘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舰。补给舰,是海军舰艇编队在海上的流动“加油站”。海上补给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支舰艇编队能走多远、打多久。呼伦湖舰入列不到两年,先后执行了多次演训任务,并完成了对航母辽宁舰的补给任务。
央视记者 王刚:呼伦湖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这里是呼伦湖舰的武器平台,和以往补给舰不一样的是,这艘舰艇安装了像这样的自防御系统,可以在补给的时候为舰艇提供一定的自我保护,当然武备系统并不是呼伦湖舰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补给样式的多样化和补给能力的提升,可以为航母编队和远海机动编队提供远海伴随保障,让我们的海军舰艇编队走得更远。
央视记者 王刚:现在我们来到了呼伦湖舰的驾驶室,作为远洋综合补给舰它的补给能力到底有哪些出众呢?现在我的驾驶室看起来空间比较大,在补给的时候驾驶它要发挥一个什么样的功能呢?
海军呼伦湖舰舰长 张陈玉:驾驶室是我们航行补给时指挥操纵部位,在这里面比较关键的部位有几个,其中一个是操舵手的位置,他主要来把控航向,另外一个是车轴手的位置,他主要负责加减速,也就是类似于我们汽车上的档位和油门。补给舰在补给过程中,我们是保向和保速,对于舰艇操纵指挥员来说呢,他在保向保速的过程中,一定要心里要装着预案,随时处置突发的情况。
吨位最大、航速最快、自动化程度高,与现役其他补给舰相比,呼伦湖舰突出的特点就是补给能力强,能够在多种海况下,为我海军舰艇编队提供海上的伴随补给。
央视记者 王刚:像补给船我们都知道,我们一般进行干货和液货的补给,比如说主副食还有油料、水这样一些的补给,那么这些货物是不是就在我们甲板底下。
海军呼伦湖舰舰长 张陈玉:基本上都储存在甲板底下,我们舰和其它的补给舰有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一个自动化的仓储,它节约了人力提高了转运效率和补给速度,那么我们舰员正在进行的就是一个蔬菜水果的自动化入库的过程,进行扫码、装箱、入库。
央视记者 王刚:是不是进入呼伦湖舰主副食都有一个自己的身份证?
海军呼伦湖舰舰长 张陈玉:是的,准备装入仓库内的物资像蔬菜水果都会对它贴上一个条形码,之后舰员对这些条形码进行扫码、装箱、入库,下步准备进行补给的时候,我们把准备补给物资的名称和数量输入进去以后,它便可以自动化出库了,大大节约了人力。而且这里面的空间很大,可以3台叉车并行,在这中间可以会车。
央视记者 王刚:现在我们来到了呼伦湖舰的01号甲板的补给作业区,在我身后高高的架子就是我们补给站,这也是呼伦湖舰和其它的综合补给舰最大的区别,那么它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海军呼伦湖舰舰长 张陈玉:我们舰首次装备了双探头加油装置,这是较以前的补给舰有明显的不同,它具备的特点就是加油的速度快,也是为航母专门设计的。它的物资需要种类多,物资需求的数量也比较大,在进行多站补给的时候可以大大的提高补给效率,节约补给时间。
据介绍,呼伦湖舰近期为航母编队伴随保障,在不同海况下,对辽宁舰进行了多次补给作业。
海军呼伦湖舰舰长 张陈玉:前段时间我们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航母编队的补给任务,换句话可以说,我们的辽宁舰可以走的更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