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中德教授论坛助力中德科技教育合作

2019-05-12 09:39:2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斯路

与会人员合影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德国记者 阮佳闻):当地时间10日至11日,由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德教授论坛在德国中部城市哥廷根举行。来自中德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80位专家和学者出席论坛,围绕“中德科技与教育合作”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傅晓明及其团队统筹了此次论坛的组织工作。他介绍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德教授论坛不仅规模不断扩大,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傅晓明表示:“这一次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学科方向也是最多的,参与的院校比较多。总的来讲,我们欢迎对中德文化、科技、教育各个方面有兴趣的人士。所以我们的原则是,第一,在德国任教的华人教授我们都欢迎。因为华人教授们是沟通两国科技、文化、教育的重要桥梁;第二,对对华合作有兴趣的德国人我们也尽量欢迎。每届论坛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我个人觉得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把现在中德双方最关心的问题纳入新的议程。我相信随着中德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交流更加深入,我们的论坛也会办得越来越好。”

哥廷根大学论坛筹备团队(左三为傅晓明教授)

  汉堡工业大学教授曾安平在10日晚举行的德国华人教授学会全体会议上当选新一任会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从2009年成立伊始的10余人发展至今天的60余人,汇集了一批在德国高校任教的华裔教授,致力于为中德双方提供理论指导、咨询和建议。而今年的论坛选择在哥廷根这座学术之城举办也是相当适合。曾安平称:“哥廷根是大学城,在科学发展史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很多新的学科、新的思想都源于这座小城。而且哥廷根大学是德国华人教授最多的高校。当年我拿完博士学位时还很难想象中国人在德国大学当教授,因为真的非常少,只有两三位。现在达到了60多位的规模说明德国越来越开放、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另外,现在德国明显感觉到中国在数字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非常快,也十分认可相关的学术成果。这方面的留德学生很多,相信中国学子未来在该领域成为德国高校教授的也会越来越多。”

  德国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前常务副校长孟立秋是德国华人教授学会的5位创始人之一。1998年就在德国高校取得教席的她告诉记者,连续10多年参加论坛让自己很有感触,而且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最初只是本着加强联络的宗旨成立的学会如今能够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中德科教合作提供助力。孟立秋介绍:“刚开始(学会)只是一个松散的联谊性质的平台,但发展至今,我们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发挥桥梁、智囊的作用,就是除了提供我们各自专业领域的决策、建议之外,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发出声音,并且让这些声音被听到。相比之下,非英语国家的华裔教授总体数量要远远少于英美体制的。但在建设更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过程中,(非英语国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不能一边倒地只看英美体制的那些名牌大学在做什么,也应该关注欧洲尤其是西欧的经济强国。那么在一线工作的我们自然就会得到一手的资料。这些一手的信息我们很愿意把它传递到中国去。”

孟立秋教授为论坛总结陈词

  两天论坛期间,与会嘉宾们的演讲重点关注了两国学术研究的合作前景以及诸多实际应用课题,还就中德科研合作的未来,季羡林与早期中德学术交流,中德社会经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医学的发展现状,中德计算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德国对外汉语教学等议题展开了对话。从国内前来参加论坛的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和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冯晓表示:“虽然我们跟德国的同事一直有交流,但是与华人教授进行这么直接的接触的确是第一次,交流以后了解了我们华人教授在德国的发展。我这次到德国主要目的还是来宣传一下我们国内的发展,希望在留德学子中引起相当一部分人的注意,看看国内的发展是不是能和留德学人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找到新的机会。另外就是希望通过交流能够发现下一步工作中两边教授可以共同研究的合作课题。”

  受邀与会的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莫妮卡·赛斯特同样是第一次参加中德教授论坛。在她看来,华人学者在德国科研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以这次论坛为契机能够为中德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共赢发展提供新思路。莫妮卡说:“我觉得中德教授论坛意义深远,而且让人受益匪浅。这些华人教授虽然就职于德国高校,但对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同样了如指掌,能够基于横向的对比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我很认真地听了他们的分享,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教学经历,抑或是中德合作项目,阐述的理念与想法都令我十分受启发。”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