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精彩纷呈

2019-05-18 16:45:1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倩楠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姜文婧):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天(18日)上午,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据悉,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围绕这个主题,全国各地博物馆开展了展览、高峰论坛等活动,全方位集中展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18日上午,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对于这个主题,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可以这样理解:“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文化中枢,所以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来理解。一个是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说,它是我们理解过去、反思当下、启迪未来的概念;一个是从空间维度来说,博物馆是勾通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的桥梁。”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致辞 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开幕式上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博物馆热”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新时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博物馆达5354家,比上年增加218家。2018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2.6万个,教育活动近26万次,观众达11.26亿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0%、30%和16%,博物馆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此外,博物馆为国家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空间。近五年内,中国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近500个,博物馆成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认同的“国家客厅”。

  观众参观“根•魂——中华文明物语”特别展览 国家文物局供图

  作为主会场活动一部分,由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22家文博单位举办的“根•魂——中华文明物语”特别展览于近日开幕。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说,“中华文明物语”特别展览在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精心遴选出包括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玉琮”、战国时期的“曾侯乙铜鉴缶”等在内的30件(套)标杆性文物作为物证,让参观者体验中国千年的历史变迁。关强介绍说:“这个特展(中华文明物语)是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截选了三十个片段,选了30个有代表性的文物来讲这个片段的故事。它从一个文物(说)开来,把一个阶段的相关内容作了阐释,实际上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一个缩影。”除了湖南省博物馆之外,各地博物馆也在5月18日前后组织开展了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为社会奉献一场精彩纷呈文化盛宴。例如,故宫博物院组织开展了大型艺术创作、百人篆刻、版画制作体验、古建科技保护教育等七个主题的活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对外展出《铁的新四军——新四军抗战历史专题展》;河南博物院推出“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汉字——中国文字展”等多个展览,同时开展了华夏古乐展演、历史教室等多项公益活动,以增进公众对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理解和认同。

  “国际博物馆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的活动,时间定在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协,随后每年均组织纪念“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从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开始采用主会场活动的方式开展博物馆日活动,现已相继在重庆、广州、沈阳、南宁、济南、南京、石家庄、呼和浩特、北京和上海举办了10届。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