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连续转发总台国际锐评 聚焦文明交流互鉴

2019-05-19 09:51:51|来源:央视网|编辑:杨磊

  央视网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锐评”5月14日、15日刊播题为《请斯金纳女士别玷污了文明》《人类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的两篇评论文章,聚焦文明交流互鉴。众多境外媒体和网站陆续转发。

  5月14日至17日,美国商业新闻网、BNC Malaysia(马新社新闻台)、Channel 8 SGP(新加坡新传媒八频道)、《欧洲时报》德文网、意大利Radio We电台网站(facebook账号、twitter账号)、俄新网、俄罗斯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网站、日本Record China网站、日本Oricon网站、日本News Collect网站、葡萄牙里斯本彩虹调频台网站、土耳其经济观察网、印度《每日晨报》网站、巴基斯坦中巴友谊网、尼泊尔Capital FM92.4都市调频台网站、泰国曼谷调频台facebook账号、缅甸意见领袖媒体facebook账号、巴西里约头条中波台网站、巴西圣保罗世界中波台网站、华人PT门户网站、华人头条APP、《北欧时报》网站、《欧华联合时报》网站、欧联华文网、《非洲时报》网站、西非在线网、日本华商网、希中网、《香港商报》网站等数十家境外媒体广泛转发。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也刊发了相关文章。

  《国际锐评:请斯金纳女士别玷污了文明》内容如下: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基伦?斯金纳最近语出惊人,臆言美中之间的冲突是“一场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此言一出,美国国内和国际舆论场一片哗然。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斯金纳耸人听闻之语是哗众取宠,玷污了“文明”,不仅让美国政界和学界下不来台,也让美国国务院在国际上贻笑大方。

  斯金纳声称,美国和中国的这种竞争代表着一种巨大的“文明的冲突”。敢发出这样的言论,只能说是无知者无畏了。斯金纳的依据是哈佛大学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冷战结束后,亨廷顿1993年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首次提出了轰动世界的“文明冲突”理论,1996年出版了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标志着这套理论体系的形成。

  亨廷顿的理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它有宣扬“文化霸权”的意味,在国际学术界遭到不少批评。即便如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不是在鼓励文明间的冲突,他试图解释文明间的冲突这一事实,告诫西方不要试图用西方文明去改造非西方文明。他赞同的是文明间的对话、理解与合作,是建立在多元文明之上而不是单一文明之上的世界秩序。而斯金纳居心叵测的断章取义,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是无耻的偏见了。

  在学术之外,斯金纳对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则是更加无知。她说,中美之间文明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是美国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果真如此吗?“9?11”之后,美国在中东发动两场战争,并出台对穆斯林的歧视政策,但也从来没提过“文明的冲突”,因为亨廷顿的理论对宣扬普世价值的美国来说是政治不正确。美国政府很清楚,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否则它就无法继续扮演“照亮世界文明的灯塔”。

  让美国精英派更加骇然的是,斯金纳还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有了一个非白种人的大国竞争对手”,以此作为美中与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另一个区别。说白了,她的意思是,美苏之间是白人之间的对抗,美中之间则是白人与非白人之间的斗争。种族歧视是美国政治的雷区,这番言论更是让政治精英们惊慌失措,美国政界学界人士纷纷第一时间站出来划清界限,对这种“相当可怕的、基于种族主义的分析”表达不齿。种族歧视言论在美国被人讳莫如深,斯金纳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可以说丢光了文明人的体面。这哪里是“文明的冲突”,更像是“野蛮”对“文明”的突袭!更令人遗憾的是,如此狂言居然出自一位据说有学识的美国女性之口!斯金纳女士的粗鲁无知,让人们对善良美好的女性形象大打了折扣。

  其实,斯金纳说出来的是一部分美国人难以启齿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冷战思维”和“文化霸权”的老调重弹,披上“文明”的外衣,让“文明”背锅。“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这是赤裸裸的冷战思维,这些人想用意识形态来划分阵营,让一个无形的“铁幕”再次笼罩世界。美国一直以西方文明正统自居,但在文明领域却推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历史的脚步都走到了21世纪,斯金纳之流的思维还停留在40年前,这种落后思想与时代发展的严重脱节阻挡不了前进者的步伐,只会导致他们自身的极度撕裂。据称,美国国务院正基于“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明作战”的理念制定对华战略,这种大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只能让这些逆潮流而动者被无情碾压。

  文明是没有唯一和普世的,一个文明百花齐放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任何有生命力的文明都是历史的积淀、人类的瑰宝。2000多年前,世界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启迪人类思想的智者。在中国,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圣人,几乎同时期,在希腊半岛也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哲学奠基者。数千年来,东西方文明和其他人类优秀文明,都怀着对对方的尊重、仰慕和包容,在互学互鉴中一直没有中断过。

  文明本无冲突,想以文明的名义制造冲突,必将被崇尚文明、热爱和平的人们所唾弃。

  众多境外媒体转发此文:

BNC Malaysia(马新社新闻台)5月15日、16日转引

Channel 8 SGP(新加坡新传媒八频道)5月15日、16日转引

《欧洲时报》德文网5月14日转发

俄罗斯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网站5月14日转发

华人PT门户网站5月15日转发

西非在线网5月15日转发

香港《文汇报》5月15日刊发

  《国际锐评:人类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内容如下:

  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星期三(15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对亚洲文明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观点,强调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这一观点在与会各国领导人、官员、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中引发强烈共鸣。

  最近以来,某些西方政客蓄意挑起新一轮“文明冲突论”,再次发出“不同文明之间必然会走向冲突对抗”的谬论。在这一大背景下,由习近平主席五年前就倡导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如期举行,被与会各方评价为“恰逢其时”。在这一多彩的亚洲文明交流对话盛会上,习主席深入阐释了亚洲不同文明间和亚洲文明与世界文明间的关系、对文明如何推动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出四点主张,广受世界的关注。

  人类应对共同挑战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面对霸权主义、贸易霸凌主义的肆意横行,人类各种文化文明的力量往往被忽略。以亚洲为例,虽然它占据世界三分之一陆地、居住了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有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创造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但亚洲各国仍有三个期待,希望远离恐惧、实现安居乐业、普遍安全,一些国家依然面临贫穷落后,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但这一愿望并不容易实现。

  亚洲要实现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习近平强调,文明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那种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其认识是愚蠢的,其做法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简单了,也太无趣了!”

  这一论断是对少数西方政客针对中国炒作“文明冲突论”最有力的回应。这也难怪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强调,马来西亚不怕中国,因为与中国打了近2000年的交道,中国从未“占领”、“征服”过马来西亚。这一答案来自他与中国长期交往与交流的感知,源自他对中华文明一贯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处世之道的认可。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习近平主席演讲中这一充满哲学智慧的观点,获得了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的深刻共鸣,“真正的文明之间不应也不会发生冲突对抗。”他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世界文明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做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是习近平对亚洲各国和世界各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点主张。他强调,文明和一切生命有机体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如果不顺时应势、推陈出新,必将走向衰落。

  文明要永续发展,必须进行交流互鉴,而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2018年,中国国内居民有1.6亿人次出境旅游,同时接待了1.4亿人次的境外游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领略、鉴赏到了不同的域外文明,同样,更多的外国人在中国感受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认识到了与他们教科书不一样的中华文化。

  43岁的美国陶瓷艺术家瑞安﹒拉巴尔就是这种民心相通的见证者之一。在中国瓷都景德镇,他开了一家工作室,在这里有“孩子回到自己家的感觉”。拉巴尔说,虽然至今不懂中文,不会说中文,但他在景德镇用瓷器语言与当地人交流,没有障碍,很自在。

  一年前,习近平主席曾提出“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和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一年后,他为此提出了更加具体清晰的路线图,这包括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等……

  “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这是习近平在当天主旨演讲中被各国嘉宾高度认可的观点。因为他们看到,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亚洲和世界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在开辟美好未来的征程中,“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众多境外媒体转发此文:

美国商业新闻网5月16日转发

意大利Radio We电台网站(facebook账号、twitter账号)5月15日转发

土耳其经济观察网5月15日转发

《欧华联合时报》网站5月17日转发

香港《大公报》5月16日刊发

香港《文汇报》5月17日刊发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