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古建筑+”模式赋予徽派建筑新活力

2019-06-25 13:06:3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宇静

“古建筑+”模式赋予徽派建筑新意义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熊珊):安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承载着珍贵历史文化的徽派古建筑更是多如繁星。近年来,安徽省在致力于古建筑、古民居创新保护的同时,探索出了一种古建筑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业态融合发展的“古建筑+”模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安徽省文物局局长蔡小莉向记者介绍说:“‘古建筑+’是一种依托于古建筑叠加新功能的综合模式,包括古建筑+民宿、古建筑+研学、古建筑+教育教学、古建筑+工作室。” 

  通过不断实践,安徽在“古建筑+”的融合发展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民企独资保护开发的“宏村模式”、政府主导国企经营的“西递模式”、财政扶持民企经营的“呈坎模式”等多种保护利用模式。此外,当地政府还将古建筑与探险基地建设等项目串联起来,积极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休闲产业发展。蔡小莉说:“这些产业激活了一些社会资本,来投入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当地立足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实际,允许社会资金通过租赁方式盘活现有古建筑的资产资源,这也是很好的发展经验。” 

  位于安徽省呈坎镇的澍德堂民宿就采用了“古建筑+民宿”的模式,依托古徽派民居改建而成。澍德堂负责人苏彤对记者说:“小时候记忆中的家里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条水渠,觉得很好。因为这样的情怀,我们想找一个可以供自己和游客休息一下的院落。2014年我们来到这个地方,看到荷花塘旁边这一片古徽派民居就心动了。我们买下这片古民居后就开始‘修旧如旧’,坚持保留江南乡村和老宅本身的味道,在这基础上打造有当地特色的民宿。” 

安徽省呈坎镇的古民居

  当时建造澍德堂时,苏彤并没有想到会有现在的知名度。经过三、四年的用心经营,现在民宿的住客来自五湖四海。像这样的“古建筑+民宿”模式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提升了徽州古建筑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让古建筑中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为大众所了解。苏彤说:“我觉得能把一直(沉)睡在这里的徽派建筑,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吸引国内外游客过来,我个人还是很有自豪感的。来我这边的外国客人里加拿大人和法国人比较多,包括前段时间在这里做品茶活动,来自葡萄牙的茶商也住在我们这儿。” 

  据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在黄山市现在大概有200多家民俗客栈,已经基本满足了大众休闲度假的需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坚持惠民利民,充分发挥当地古建筑的社会效益,将古建筑开发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作为民间非遗项目展演、民俗普及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古村落生活的整体质量,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蔡小莉说:“只有把原居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让游客感受到他们生活在古村落的幸福感,居民的生活也是游客体验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村民才能乐观向上地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