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再走长征路第55天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 中央红军陕北吴起镇击退追敌

2019-08-05 10:13: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侯嘉慧

  8月4日,再走长征路第55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 万里行”报道组到达了陕西吴起县。

  吴起县位于延安市西北方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这里的时候,吴起还只是一个镇。中央红军在吴起镇击退追敌,进入陕甘边根据地,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甘肃宕昌县的哈达铺,从《大公报》等报纸上得知,陕甘苏区正在蓬勃发展,并在此后的榜罗镇会议上决定,前往陕北与陕甘红军会合。最终,中央红军翻过六盘山,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吴起。

  我们在吴起探访了一位老红军的后代,他叫刘振华,他父亲刘双林当年从江西出发,一路跟随中央红军抵达吴起。刘振华至今依然清晰记得,父亲给他讲的中央红军到达吴起的场景。

  老红军刘双林的儿子 刘振华:当时我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到吴起镇,看到墙上刷的标语“红军胜利”“共产党万岁”,感到非常亲切,就像回到(苏区)家一样,和战友们都没有什么疲劳,当地老百姓也热烈欢迎他们。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陕甘边根据地,让历经长征艰难困苦、抵达陕北的红军将士们,有了回家的感觉。尽管中央红军受到热烈欢迎,不过他们依然遵守着严明的军纪,绝不随便进入老百姓家中。

  当时的吴起镇只有十几户人家,中央红军六七千名战士大部分只能分散在周围的村庄里,到了夜里,很多战士都是在野外露宿。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讲解员 郭瑞:在咱们吴起,荞麦地非常常见,所以很多指战员就露宿在了荞麦地。在长征前曾经担任毛泽东秘书的谢觉哉谢老先生就和指战员们一起在荞麦地里露宿,他在1944年回忆起这段岁月,就写下了一首七绝《追赋》:露天麦地覆棉裳,铁杖为桩系马缰。稳睡恰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充分展示了革命主义者乐观的一种精神,虽然说当时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已经非常寒冷,他们没有保暖的衣物,没有能够填饱肚子的饭,但是到达吴起镇就像到家一样温暖,进入苏区,苏区就是家,所以(谢觉哉)这一觉睡得非常踏实。

  进入苏区,红军将士感觉无比温暖,但同时,国民党追军就像甩不掉的“尾巴”一样赶了过来。面对敌军的四个骑兵团,毛泽东让红军将士们坚定决心,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

  吴起县原旅游局局长 马广千:(毛泽东)主席当时就说,我们到达陕北根据地,一定要给当地群众、给根据地带来利,而不能给它带来害,所以连夜部署我们叫“切尾巴”战役,任命彭德怀为总指挥。

  1935年10月21日凌晨4点半,毛泽东就从住地出发,爬上平台山的山顶,在这棵杜梨树下,给红军将士做了最后动员,反复说明打好这一仗的重要意义,要求大家一定要打胜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赵继哲:我现在就是在当年被毛泽东当作前沿指挥所的杜梨树下,据后来警卫员回忆,当天毛泽东在凌晨五六点做完动员后,对旁边的人说,现在他要休息休息,待会儿枪声响得激烈的时候不要叫他,等到打冷枪的时候再叫醒他,随后就酣然睡去,显然,毛泽东当时对打赢这场战斗已经胸有成竹,有着必胜的把握。

  10月21日早上7点,战斗打响,在彭德怀的部署和指挥下,红军将士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取得大胜,歼敌数百,缴获200多匹战马和数百枪炮武器,把敌军四个骑兵团打得溃不成军。

  吴起县原旅游局局长 马广千:中央红军的步兵追击国民党的骑兵追了50多公里,毛主席说步兵追骑兵,这在战争史上是一个奇迹,而且高度赞扬彭德怀总指挥,赋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把这首诗送给彭德怀以后,彭德怀觉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大家的努力,所以他就把最后一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英勇红军在吴起用一个大胜仗,为陕北根据地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至此,中央红军历时一年,经过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将在陕北开启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