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7棵青松见证昔日“红军村”脱贫致富

2019-09-18 14:17:5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金近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谢诗佳):9月中旬的江西瑞金依然骄阳似火,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瑞金城外的一片青松林愈发显得生机勃勃。它们不是普通的松树,而是一棵棵“有灵魂”、“有骨气”的青松。

  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一个风景秀丽、群山环绕的客家村落,也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因整个村庄都姓华而得名。苏区时期,仅43户人家的华屋,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位青年壮士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年龄最小的一位只有15岁。

  “那天,天刚蒙蒙亮,15岁的华崇宜登上后龙山,种下第一棵青松。紧接着,另外16名青年也相继上山栽树。他们深知此去定会有流血牺牲,如果人‘光荣’了,至少树还在,见树如见人啊!”在华屋后山的一片山坡上,讲解员动情地讲述着17名英雄参军前种下“17棵青松”的故事,在场的许多听众不禁潸然泪下。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青松上挂着英雄的名字。 摄影 谢诗佳

  儿郎不能归,青松依旧在。当年华氏儿郎的生命,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家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今天,17棵青松屹立在高处,俯瞰着当年穷苦的华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古以来,华屋田少地薄,资源匮乏,教育落后,曾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2012年以前,这里家家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木板床,用的是土灶台,喝的是土井水。“日子苦的很,一个小房间放两张床,三四个人挤一间。房间里面黑乎乎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点一盏煤油灯。”回忆当年的生活,年过80的华屋村民华从提直言“一言难尽”。

  而今,走进华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里特意保留的当年村民居住的几间土坯房,从这里往前再走20米,就到了另一片天地——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新楼拔地而起,村前是一片绿油油的蔬果大棚,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赫然眼前。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全体华屋村民从土坯房搬至新楼,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2012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振兴发展赣南革命老区。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华屋村开始了建设搬迁工程。2015年,华屋所有的改造户集体搬进了新家。华从提也住进了一栋二层小别墅,心里乐开了花。他说:“现在家里亮堂堂的,宽敞得很,我孙子孙女回来都有地方住了,我感觉非常幸福”。

  要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除了解决住的问题,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问题也亟待解决。2012年以后,华屋铺就了柏油路,架起了高压电线杆,建设了村级卫生所、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景观绿化带等,家家通了自来水,用上了放心电,村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华屋村民旧居  摄影 谢诗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如今,华屋村民都搬进了新楼。 摄影 谢诗佳

  乘着脱贫攻坚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华屋人还发展起多元产业。借力瑞金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红色品牌农业,华屋开始对传统养蜂产业进行包装,注册了“十七棵松”蜂蜜品牌,通过“农家书屋+电商”和“农村e邮”等文化扶贫工程,该品牌迅速成为网上畅销产品。此外,村里利用“红军村”的影响力,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山上种植油茶、脐橙,在田里种植大棚果蔬,打造了初具规模的观光农业示范园。

  以前的华屋村,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如今,家乡发展起来了,外出打工的青年人陆续回村,积极创业实现致富。烈士华钦材的孙子、村民华水林就是其中之一。

  华水林告诉记者,过去,他常年在外漂泊,辗转于深圳、汕头、惠州等地打些零工,一年难得回趟家,只因“家乡没有出路”。2014年,政府帮忙把新房子盖好后,他终于可以回乡创业,从事他爱好的果蔬种植。“村里帮忙搭建了20个大棚,现在一年收入有6万块左右,比在外打工赚得多。最重要的是家人都在身边。”华水林说,终于他可以不再漂泊,心里比以前踏实多了。

  当前,华屋村正着力发展红色旅游,让游客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的同时,也让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据黄沙村村主任华盛介绍,基于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近两年,人口不到500人的华屋村举办了两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近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带动周边1000多人脱贫。

  华屋的变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赣南老区变化的缩影。当年的17名华氏先烈牺牲在长征途中。如若他们看到父老乡亲今天都过上了富足、安乐的生活,一定会很欣慰。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