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19-09-29 19:59: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群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靳丹妮):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始终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发布会上说:“以大家关心的PM2.5为例,2013年是我们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实施的第一年,仅仅六年时间,第一批开展PM2.5监测的74个重点城市,2018年相对2013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41.7%。北京更为突出一些,下降了43%,尤其是这两三年更加明显,每年都是下降两位数。这也说明我们治理还是有成效的。”

  李干杰还透露,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浓度由2013年的3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18年的1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0%。重污染天气从发生的频次、范围以及每次发生的程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减轻。他说,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这些年的重视程度之高、治理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都是比较罕见的。

  70年来,中国一直秉承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理念,不断地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生态保护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不断增强;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表示,“70年来,我们国家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有474个,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占到我们陆域国土面积的15%。如果算上我们国家别的保护地加在一起,我们各类自然保护地是11029处,这些面积加在一起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也就是说,我们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

  此外,中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的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状况也实现了由局部改善到总体改善的历史性转折。数据显示,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仅约8%提高到目前的22.96%。近20年来,中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  

  黄润秋透露,2020年中国将主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的高度认可。

  绿色发展是中国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一带一路”既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一带一路”才能行稳致远。李干杰说:“我们与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共签订了50多份合作文件。另外,我们正式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大概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30多家相关的政府机构、企业、智库和国际组织作为成员参与到这个联盟中间,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李干杰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政策对话,包括法规、标准的对接;以及推动建立禁止、限制、鼓励投资项目清单;联合开展项目环境绩效评估等。并继续开展人员培训,加强能力建设,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发挥好作用,做出贡献。

标签:一带一路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