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构建“大花园” 奔向“绿富美” 生态文明建设开辟浙江发展新境界

2019-09-29 10:39:30|来源:浙江在线|编辑:程亚惠

  浦江通济湖朝霞辉映,如梦似幻。

  炎炎夏日,此起彼伏的蝉鸣声中,位于浙西南山区的缙云人,正在热切地思索几个问题。

  缙云一座名为“葛洪”的小山,海拔不高、毫不起眼,却从山脚、山腰到山顶,崛起一条产业不同、相互补充的绿色产业链,吸引了3000多万元投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多少种实现方式,未来又有多少种可能?在“大花园”建设路上,拥有连绵群山的丽水,蕴藏着多大潜力,又该如何继续深挖?

  葛洪山之问,折射着当下浙江人的所思、所为、所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进。

  过去的五年,浙江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建设美丽乡村,开展治水拆违,整治小城镇环境,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努力为“中国的明天”提供浙江经验、浙江样本。

  今天,5600万浙江人收获的不仅是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好家园。这场遍及全省的绿色革命,正加速重构浙江经济版图,让浙江再次赢得发展先机,奋力奔向“绿富美”。

  缙云县笕川村的观光休闲小火车。叶寒青 摄

  绿在人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刻印在5600万浙江人心中。

  浙江人在想什么?

  一个理念,早已深入浙江人的脑海:绝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

  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从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满眼的绿意,已是浙江大地最动人的底色。“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早已成为浙江人的共识。

  为什么这里的人们如此珍视“绿色”?一名叫潘文革的村支书,能清楚回答这个问题。

  安吉的苍茫竹海中,潘文革带领的小小余村,每天迎来几十批次的参观者。他经常拿起话筒,向来客们讲述余村的故事。在他心里,这就是在讲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余村曾是个典型的矿山村,有3座石矿和一家水泥厂,天空和群山灰蒙蒙的,几乎看不到绿色。虽然卖石头赚了钱,但这里的环境被严重破坏,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2003年浙江开始试点建设“生态省”,余村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当时余村人很迷茫,以后怎么发展?”潘文革说。

  2005年8月15日,是余村人铭记在心的日子。那天,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调研,听说村里为保护环境关停矿山、又在努力谋求出路时,他热切地与村两委班子座谈,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这句话,从此改变了余村。12年来,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余村实现绿色崛起,村民人均年收入从8732元跃升至35895元,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潘文革说:“环境美了、口袋鼓了,生活在余村,村民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满足和自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振聋发聩,让浙江人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通向绿色发展的途径。

  此后10余年,浙江人的这一追求和探索始终不变。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到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从持续开展“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到积极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从打造环保执法最严省份到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到今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谋划“大花园”建设,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步伐愈发坚实,不断开创着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今年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再次明确,“确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并首次提出“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全面剿灭劣Ⅴ类水,彰显出浙江决心。迈入2017年,为持续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浙江拉高标杆、自我加压,要求全省各地今年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比全国目标提前3年、更高水平地改善水环境。以治水为突破口,统筹抓好治气、治土,浙江全方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6月,一位来自中部地区的政协委员,来浙考察特色小镇后写下日志:“特色小镇建设之外,浙江更令我震撼的是根植于这片土地的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每个浙江干部和百姓的口头禅。他们坚持绿色发展的韧劲,给我带来了强烈冲击。”

  这是矢志不渝的绿色浙江。人们正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莫干山下“洋家乐”。董旭明 摄

  富在持久

  富强浙江,是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浙江。坚持绿色发展,以治水拆违打破拖累发展的坛坛罐罐,迎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浙江人在做什么?

  从3张新出炉的成绩单,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张成绩单,聚焦治水。今年1月至6月,省控、市控、县控劣Ⅴ类水质断面,从2016年底的6个、27个、25个,分别减少至2个、13个、8个,大江大河水质持续改善;列入年初清单的“挂号”小微水体完成整治8963个,江河沟渠碧水流淌。

  第二张成绩单,关乎拆违。2013年至今年6月底,浙江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7.6亿平方米,涉及土地76.9万亩;累计改造城中村、旧厂房、危旧房11.1亿平方米,涉及土地79.6万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张成绩单,来自小城镇。截至今年7月底,我省1191个小城镇已开工整治项目1.5万余个,完成投资674.28亿元。小城镇环境迎来蝶变。

  骄阳似火,但行走浙江大地,更热的是干部群众合力治水剿劣、拆违治危、整治小城镇环境的干劲。这是一场遍及城乡、声势浩大、力度空前的环境变革,很多基层党员干部为此磨破了嘴皮、晒黑了皮肤、走破了鞋子,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奋战在环境整治一线,持续打好这场“碧水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

  发展总有惯性,不破不立。2012年,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彼时,在经济发达的浙江,接连发生的“市民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等事件,让各地干部陷入深深的思考:生态环境,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也关乎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富裕起来的浙江人,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启示中,发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层意义,努力探索一条在短时间内打破发展惯性的路径——以环境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发展方式之变,根治环境问题。

  2013年以来,浙江打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一边向“脏乱差”的环境开刀、清剿“低小散”落后产能的老巢,一边引进高新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从而跳出传统粗放发展的老路,迈向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有新作为,必须把转型升级牢牢抓在手上。对浙江而言,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就在产业创新。只有通过环境整治,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才能真正做到汰劣扶优、祛旧扬新,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水晶之都”浦江的逆袭,是其中最生动的诠释。这个曾经被称为“浙江河流最脏”的县,为寻回绿水青山,壮士断腕关停近两万家水晶作坊,着力开展整治提升。而今,4个水晶集聚区拔地而起,曾经的传统产业呈现出新的姿态。通过环境治理,浦江成功创建浙江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无违建县”。今年以来,浦江人再次享受到生态红利,在首次召开的浦商大会上,首个百亿级产业项目落地,洽谈的207个项目已落地52个,总投资近200亿元。

  一路向前奔跑的温岭,也因治水拆违焕发新颜。当地充分利用拆后土地,结合产业升级,规划建设20多个小微园,引导企业集聚入园、提升发展,新崛起一个个承载力、聚合力、竞争力更强的产业创新平台。

  虽然享有“世界影视之都”的盛名,东阳横店却曾被诟病“景区里像欧洲,景区外像非洲”,脏乱差的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配套,已无法支撑产业发展。拆除违建、截污纳管、修复街路、整治立面……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横店重塑形象,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在破立之间,浙江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先进产能、资源要素、有效投资等供给,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八大万亿产业发展和重量级产业培育有了更好依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通道进一步打开。今年上半年,浙江经济“高开、稳走、向好”,GDP增速达8%,好于预期、高于全国。

  这是奋起飞跃的富强浙江。人们已找准绿色发展的跑道,奔向更可持续的明天。

  安吉余村的绿水青山。胡元勇 夏鹏飞 摄

  美在生活

  构建“大花园”,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正在形成,“大花园”建设大步前行。

  浙江人在盼什么?

  “每寸海拔都有竞争力!”面对葛洪山之问,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里面,蕴含着浙江人对生态优势的自信,对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建设“大花园”的期盼。

  金丽温高铁一路飞驰,穿过丽水山门,路经缙云笕川村,不过短短5秒钟。但笕川村人却种下一望无际的花海,吸引大山外的来客。他们开着绿色的小火车,带着游客穿越花海,开往已精心装扮的美丽乡村……大山深处生机盎然,这是截然不同的丽水印象。

  深山阻隔,交通不便,发展无门,丽水人曾受困于山高水长。而今,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珍惜绿水青山。这些年,丽水在省级层面实施治水拆违、“四边三化”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努力让优质生态显山露水。

  不仅如此,当地大手笔投入60亿元,推进风景线建设,将散落的风景串珠成链。而今,2850公里“花路”,串联起221个“花村”、32片“花海”,化身35条各具特色的“绿道网、景观带、致富线”,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丽水建设全域“大花园”的大动脉。

  “大花园”,这个首次出现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的热词,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它是美丽浙江的金名片、绿色发展的新载体,更是美丽经济的新形态,呈现给我们的,将是“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如果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那么“大花园”建设,将让厚植的生态优势,化为蓬勃的发展优势。

  今天,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浙江人更为深刻:这绝不是单纯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G20杭州峰会召开未满一年,湖州人开始大胆地“点绿成金”。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湖州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也有幸成为G20杭州峰会成果的受益者,入选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环境容量有多少,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在算清生态账后,浙江更有底气作出这样的决定:2015年,给26个欠发达县摘掉帽子,松绑GDP考核,转而考核环境质量、生态效益。

  人们惊喜地看到,位于浙南温州的山区、年财政收入只有10亿元的文成县,准备3年投入20亿元,提升城乡环境,发展全域旅游,自信地筹谋跨越发展、绿色崛起。

  改革创新,激发了山乡的发展活力。目前,这26个县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多超过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

  “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这场生态文明建设的触角,被浙江人注入更多智慧和热情,向更广的地域、更多的人群延伸拓展,演化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民宿集聚、游客往来的德清后坞村,一位时常骑着自行车巡河的英国姑娘多莉,是当地聘请的“洋河长”。她和村民、游客一起志愿巡河、捡拾垃圾,共同守护这片好山好水。

  河长制,这一在治水实践中形成的浙江经验,如今已走向全国。全省6万多名河长,忠诚地守护着13万公里河川。今年7月,《浙江省河长制规定》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成为全国首个专项立法的河长制法规。深化河长制,也表明了浙江持续治水、守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一座小小的生态洗衣房,显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绿色生活方式,正在城乡社区和百姓生活中形成。兰溪、浦江等地针对村民在河边洗衣的习惯,从方便群众生活考虑,在河边建起生态洗衣房,将洗涤污水纳管或引入湿地净化。在当地农村不断涌现的生态洗衣房,已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

  这是风生水起的美丽浙江。人们正怀着对“大花园”的向往,奔向更加绚烂的生活。

  (原标题:构建“大花园” 奔向“绿富美” 生态文明建设开辟浙江发展新境界)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