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中协会前主席:中国文化深受芬兰人喜爱 人文交流将更加丰富

2019-10-11 13:46:4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__172.100.100.3_temp_9500033_1_9500033_1_1_53c6f3b0-0dc5-44b3-8eda-eba9cbfe5e75

芬中协会前主席威利•卢森堡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婧昊、易歆):芬中协会成立于1951年,前主席威利·卢森堡介绍说,许多芬兰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如今两国民间往来越发频繁,芬中协会愿做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威利·卢森堡深刻认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他说,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芬两国就开始了高水平的文化交流。例如:1958年芬兰在中国举行艺术展,这是当时芬兰在国外举行的最大规模艺术展;1953年芬兰派遣了一支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其中一名作家是芬兰的一位总理夫人。

  卢森堡说,芬中协会旨在两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协会的目的是增进两国民众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任务。芬中协会在20世纪50年代及70年代就很好地发挥了桥梁作用,开展多种交流。多年间,我们是唯一带领游客到中国旅行的组织。”

  据卢森堡介绍,很多芬兰人热爱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戏剧。当地有戏剧团体专门研究中国的表演技巧,并且在2015年演出了一部中国古典戏剧,演员全部是芬兰人,这在同类团体中是不常见的。还有一位芬兰演员到北京学习表演并拿到了硕士学位。

  卢森堡本人就着迷于中国戏剧,他1972年第一次去中国,先后将20余种中国传统戏剧翻译成芬兰语,并多次举办以中国戏剧为主的亚洲戏剧节,让更多当地人了解和喜爱这一领域,“我们影响了一大批芬兰人对中国传统戏剧感兴趣。观看戏剧时,我们将戏剧文本以及演员的台词或歌词通过字幕翻译出来,这样观众就可以完全理解舞台上发生的故事。”

  卢森堡表示,当今中芬民间往来越来越多样化,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芬兰人,特别是年轻人喜爱中国文化,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将越发丰富与频繁,“(中芬)文化交流将会越来越多,对中国感兴趣的芬兰年轻人的百分比也将会增加。”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