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记者视界】燕玺:多面俄罗斯

2019-10-18 13:25:28|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杨磊

  他们用生命,体验世上最危险的境遇。

  他们用文字,标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

  他们用声音,记录下全球生动的故事。

  他们用青春,见证着中国成长的力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全新推出《记者视界》栏目,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资深记者,讲述亲身经历新闻事件背后的难忘瞬间,探寻新闻背后的人生。

  从西伯利亚到波罗的海芬兰湾,从高加索山脉到北极腹地,他的身影活跃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从“中俄友谊之旅”到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从俄罗斯总统选举到索契冬奥会,他的声音传递着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中国立场。本期《记者视界》讲述者:环球资讯前驻俄罗斯记者——燕玺。

  铁汉之泪——多面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图片来源:俄罗斯总统官网)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普京是在2011年年底拉开大幕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上。这也是迄今为止普京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大选。

  从普京正式宣布参加大选开始,俄罗斯反对派就开始了持续了长达数月的示威集会。同时,西方媒体则故意扭曲事实、颠倒黑白,公开渲染俄罗斯社会紧张气氛。

燕玺在俄罗斯总统选举现场采访(盛晶晶摄)

  2012年3月4日晚,在莫斯科市中心,大约两千名普京的支持者们正在举行集会。根据初步结果,普京赢得大选已经没有悬念。

  舞台上,普京向所有人表示了感谢。大家清晰地看到,“铁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于是,“铁汉之泪”成了当晚的热门话题。后来普京解释说是因为当晚的冷风吹迷了眼导致流泪。不过,身在现场的我其实并没有感觉到当晚有风。铁汉泪水所包含的深意,恐怕只有普京自己知道了。

普京在自己支持者集会上落泪(图片来源:俄罗斯总统官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索契的关系

  2010年,我初到俄罗斯,尽管那个时候中俄关系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但普通百姓间的相互了解程度还比较低。中俄两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差异明显,再加上信息交流的缺失和失误,造成了一些理解偏差。比如,俄罗斯人把脸扭向左肩连啐三口唾沫是为了“消灾”而非不敬;再比如,不少中国媒体把索契说成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写成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地,事实上,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因为这部小说的大获成功才得到了前往索契疗养的机会。

2011年1月,中俄两国普通民众在莫斯科郊外共迎新年。(燕玺摄)

  可喜的是,经过各方努力,如今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中国元素已经完全走进了俄罗斯百姓的生活当中:莫斯科街头中餐厅比比皆是,红场上、机场候机楼随处可见中文提示,中国民族品牌在俄罗斯大受欢迎,广播电视里有关中国的内容大大增加……而在中国,俄罗斯元素同样也越来越多。

莫斯科市民在克里姆林宫观看故宫文物展(燕玺摄)

  北极圈上的明珠

北极圈上的明珠——萨列哈尔德(燕玺摄)

  萨列哈尔德位于西西伯利亚的最北部。由于北极圈从城区穿过,因此这里被誉为“北极圈上的明珠”

  2013年9月中旬,我前往萨列哈尔德采访报道第三届北极论坛。刚走出机舱,一股夹带着细小雪花的寒风猛地挂进我的耳朵里,嗓子眼甚至都感觉到了点点凉意。这座常住人口只有5万的小城已经被白雪覆盖。

萨列哈尔德极圈纪念碑(燕玺摄)

  受严寒的影响,这里大多是针叶树和低矮的灌木丛,如果继续往北,植被会越来越少,直到只剩下厚厚的积雪。而这些积雪下面所埋藏的,很可能就是无价之宝。

  2007年,萨列哈尔德发现了一具300万年至1万年前的幼年猛犸象尸体。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保存最完好、外观最清晰的猛犸象化石。如今,这个重达50公斤的“小家伙”已经成为了萨列哈尔德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全球保存最为完好猛犸象化石(燕玺摄)

  此外,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就坐落于萨列哈尔德所处的亚马尔半岛。新的时代,中俄互利共赢合作的一幅崭新画卷正在北极圈内徐徐展开。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图片来源: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官网)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