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全国新闻界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选拔赛在京举行 人民政协报两名记者分享暖心“故事”

2019-10-23 17:24:21|来源:人民政协网|编辑:范琪妍

  人民政协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张佳琪 莫愁)“我是人民政协报记者韩雪,今年3、4月份,我去了贵州黎平,与驻村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共14天的时间……”

  10月16日,全国新闻界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在北京举行。面对镜头,人民政协报记者韩雪和路强分别讲述了关于贫困山区孩子和榆林治沙英雄的感人故事。

  韩雪:驻村采访后 我与山区孩子“组了个队”

  韩雪,一个在报社工作了6个年头的“老记者”,她给大家讲的,是人民政协报和政协派驻的“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故事。 “14天的蹲点采访,给我留下的不只是报纸上那一篇篇文章,而是一辈子的牵挂。”

  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到了贫困村,她的注意力总是辗转徘徊在孩子们的身上,而她的“采访点”也正是幼儿园、小学,“我前前后后见过了几百个侗族的孩子。”

  吃到糖果“笑如花朵”的一岁小娃娃,把沙土、拖拉机当游乐场的姐妹,握着笔芯练字的男娃儿……这些人都是她演讲稿里的“主角”。

  半年时间里,她坦言经常收到侗族女孩陆旗丽的微信。最近的一次是国庆期间,陆旗丽给自己发来的问候和跳舞的视频。原来,她与陆旗丽结成了帮扶对子,经常互通有无,并且分享各自的生活。

  据韩雪介绍,从贵州回来后,她把所见所闻写在了报纸,讲给了同事们听。在报社的组织下,创建了报社与贵州孩子之间的亲子群,在群里结成帮扶对子的有13对。“还有很多同事直接问了我那边孩子们的地址,衣物、文具、书本……孩子们需要的东西统统邮寄了过去。” 韩雪说。

  “当我走了那么一趟,理想、信念,责任、担当,这些写稿子用过的词,它们不再空洞,也开始真正在我心里翻滚起来……”像韩雪演讲稿里写的:进了村、入了户、上了桌,才真正理解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坚守和生活。她也更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的初心。

  路强:粘在身上的沙土 焕发着时代光彩

  “去榆林采访这件事,它是真正考验我们观察力和思考力的,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从比赛现场回来,路强谈起自己的故事仍掩饰不住激动。

  今年四月,他参加了中宣部“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第一次零距离报道榆林“治沙精神”。跟着老乡们一起走进“狼窝沙”,跟随治沙英雄一起查看小树长势,吹着凛冽的风,路强一次次与这些治沙代表们深入交流,治沙英雄、第二届至第六届定边县政协委员石光银,“和沙较量”的牛玉琴,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犟板筋老汉”郭成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见诸报端,榆林治沙的精神重新焕发了时代光彩。

  路强在讲述中提到一个让他难忘的细节:石光银老人接受采访时衣服上沾着些细微的沙土。“接受这么多家媒体采访,为什么不准备一身干净衣服呢?”

  从狼窝沙走一趟出来,看到自己身上的沙粒,他瞬间有了答案:原来老人在接受采访之前还在沙地里忙碌着!

  石光银身上那些“沙土”,成为路强此次采访一行最深刻的收获。对如何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力”,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感受,演讲中他说道:“用脚力去接近细节,用眼力去观察细节,用脑力思考细节形成的过程,用手中的笔去写好细节。”

  “这‘四力’是最能检验我们记者本领的,上次榆林一行,还有些东西没有全面地展示,比如说治沙的科技创新,还有他们身上的那些沙子,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写一写!”

  当日下午,选拔赛结果公布,人民政协报两名记者在全国新闻界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荣获“优秀选手”称号。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