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敏):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2%,实现由负转正。泰国知名学者、朱拉隆功大学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比迪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向好和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将惠及所有国家。
比迪表示,中国经济在上半年迅速企稳复苏、增长率由负转正,首先来自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在全球经济遭受疫情重创、艰难复苏的时候,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可喜可贺。他说:“首先要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由衷地祝贺,一是快速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二是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二季度GDP增长率达到了3.2%,这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中最亮眼的增长数据。”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对东盟国家投资62.3亿美元,同比增长53.1%。对此比迪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向好,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将惠及所有国家。“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令人关注,中国已经成为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最重要的投资国,对东盟投资增加了53.1%。中国经济走势的向好和对外投资的持续增长,不仅对中国有利,而且将惠及泰国和所有东盟国家。”
比迪说,东盟十分重视内部的互联互通以及与中国“一带一路”的连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习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愿景。他说:“中泰高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中国、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用铁路连接在一起。这个项目可以使东盟国家之间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更加便利,中国在泰国政府大力发展的国家级经济特区——东部经济走廊有大量投资,这是目前泰国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中国的投资对促进泰国和东盟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谈到中国经济对稳定全球供应链的作用,比迪认为,中国经济是稳定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保证,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期间,中国依然是带动全球经贸活动的火车头,不止在投资和经贸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倡导全球抗疫合作和供应全球公共卫生产品方面也为全世界做出了榜样。“习近平主席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给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更加体现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龙头作用。如果亚洲国家与中国实现了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就能快速战胜疫情,国家经济就能迅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