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郁 刘学):福建宁德平南县龙潭村曾经是一个贫穷的“空心村”,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近年来,通过发展文创产业,村里古宅修复一新,画室茶舍鳞次栉比,村里的人气也旺了起来。古村实现了涅槃重生。
“尤克里里歌声掌声……我们村很牛啊,我们很多场合几十人在一起全都是外语聊天,然后一个87岁老太婆她说,我也会说6句,她说HELLO,HELLO。一年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这,现在都不太回杭州去了,在这生活我觉得比城里都舒服。”

这个刚给游客弹奏了一曲《玫瑰人生》的姑娘,是画室“小梅桩”的老板梅宏。2018年她辞掉律师工作来到龙潭村,开起了画室。两年来,“小梅桩”经营得有声有色。青山、绿水、古宅、小巷,游客们在青石板路、古老廊桥和一间间画室、咖啡屋、酒馆、茶室之间或悠闲漫步,或拍照嬉戏,这就是今天龙潭村的日常。
然而仅仅3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种景象。那时候,因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滞后,村里的青壮年要么外出打工,要么举家搬迁。土生土长的龙潭村民陈小兰回忆说,那时候村里空荡荡的,自己心里也空落落的。
陈小兰说:“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我就在数村里面剩几个人,都会数得出来,都觉得(龙潭)没奔头。”
如何让农民安居乐业,如何让“空心村”成为美丽家园?2017年,龙潭开始探索发展新路子,并且将突破口瞄准了村里大量闲置的百年老宅。这些老宅由于年代久远又疏于维护,虽然古朴雅致,但非常残破。为了盘活资源,村里推出了一个“认租15年”的项目,由村委会牵头,从村民手中租下闲置的老宅,再把这些老宅出租给像梅宏这样外来的“新村民”,由“新村民”出资对古宅进行保护性修护改造,并在这里创业、生活。

“新村民”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看中了龙潭村青山环绕、小桥流水的自然环境,把老宅改造成民宿、咖啡馆、书店、小酒馆。龙潭村的“新村民”、“檀舍小酒馆”老板曾婉珍说,来这里就是想创造一点价值,为自己,也为他人。
曾婉珍说:“我们是选择这里创造一点价值,为乡村留下一点什么东西。我们选择在乡村去创造东西,把乡村的文化、艺术传达出来。”
“新村民”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人气和财气。土生土长的老村民看到了变化,也开始陆续跟着政府聘请的老师一起学习手艺。村民陈孝镇介绍说:“老师要我们村组织30个人去学油画,我们这里面(农民)不要讲油画了,很多人一辈子连笔都没握过。”
不过,当这三十位村民都学会了油画技法,并且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获得关注后,村民们一下子有了信心,来了兴趣。现在的龙潭村,不论是八十多岁的老婆婆,还是五六岁的小娃娃,都会拿起画笔画上几幅画。很多在外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新老村民在一起画画、学英语、唱地方戏、办读书会,龙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创明星村。去年,这里吸引了20多万游客慕名而来。对于家乡的巨大变化,陈孝镇深有感触。
陈孝镇表示,“原来那种死气沉沉就没有了,晚上,整个村庄,除了能听到农村固有的蛙声、蝉鸣声,我们还时不时的会听到歌声、欢笑声。整个村庄变了一个样子。”
眼下,龙潭村又有几栋老宅又开始动工修缮,准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