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向深圳学习》主编马立安:深圳的辉煌源于包容 期待这座城市能容纳更多梦想
2020-08-27 16:08:0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濛):昨天(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不足2亿元人民币跃升至近2.7万亿元。英国《经济学人》评价说,“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在《向深圳学习》一书序言中直言,“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赶上深圳的发展速度,这是中国通往世界的一个南大门”。

  昨天(8月26日),《向深圳学习》一书的主编和作者之一,美国社会和人类学者马立安接受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她讲述了自己参与这部学术调查著作的原因,以及在深圳25年的生活经历给她带来的感悟。

  1995年9月,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马立安从美国休斯敦来到中国。在论文完成后,她选择留在深圳,继续她的观察和思考。她说,当时,在美国对中国感兴趣的学者不是去北京就是去上海、广州。几乎没有人去其他城市,也很少有人知道深圳。而她选择留在深圳是因为,她认为相对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经济特区的建设给深圳带来了迅猛变化,开放的氛围也吸引了众多怀揣梦想的人,而这恰好也是她开展研究的兴趣点,“(当时)北京、上海和广州,已经有(很多)学者,而深圳没有多少人来做研究,从一个比较务实的角度,深圳是可以做新的研究,而这个对一个学者来说很有魅力。第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大家并不知道改革开放会带来多大变化,但所有人都在努力做不同的尝试,非常有活力,来深圳的人都是想做事情,想挑战自己,好奇自己能(为这座城市)做多大的贡献,这种完全开放的氛围是很有吸引力的。”

  作为一位社会学研究者,25年来,马立安对深圳的关注和研究遍及多个领域,从建筑和城市规划到社会人文变迁。她曾经在国际学校担任过英语教师和执行校长,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归到对城市发展的研究和文学翻译当中,并且从事一些与文艺相关的项目。

  2012年,在中国工作和生活17年之后,马立安决定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出版一本书,向外界介绍深圳。谈到这个时间点,马立安说,当时深圳特区的建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但外界对于深圳的了解却很片面,比如说,仅仅把深圳看做是一个外来者的“淘金乐园”,却忽略了深圳的辉煌是源于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给来自各地的“追梦人”提供了成功的机遇。“大家的印象当中,深圳被局限在‘一个钱很容易挣、机会特别多的地方’。这些虽然都是事实,但是(人们)却忽略了深圳是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的,深圳(成功)的可能性是建立在本地元素与外来元素一同创造的基础上的。比如很多人并不了解关外的乡镇企业对深圳现代化的贡献,我们想传递的信息,就是,包容是创造机会的文化元素,仅仅用本地的视角或仅仅用外来视角,都不足以创造成功。”

  2017年,由马立安等多位中外学者共同完成的《向深圳学习》一书,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份以学术调查报告形式呈现的著作,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乡村城市化进程、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公共医疗体系建设、航空交通运输等领域勾勒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脉络。著作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获得了认同,并且已经成为部分美国高校开展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教材。 

  马立安认为,《向深圳学习》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以往以个人视角介绍深圳的叙事方式,而是全面介绍深圳发展的各个领域,这一点,对于让读者更全面理解深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前很多故事讲述的是个人在深圳的发展故事,而我们是 以深圳30年的历史来总结历史给我们的启发。因为使用了这样的视角,改变了他们对于深圳的理解,丰富了他们对深圳的认识。”

  如今,在深圳生活了25年的马立安说,她虽然常常会到其他地方考察、旅游、访友,但能给她一种归属感的只有深圳。在她看来,这种归属感,来源于她“扎根”在这座城市,“从我的年龄来看,我是已经把我的青春给了深圳,现在舍不得的,是在这边的经历和朋友。在一个地方扎根之后,一方面是习惯,另一方面是感情也深了,在深圳,我走过每条马路,能够同时感受到它的过去和现在,这就是一种归属。我去上海、北京和广州,享受的是‘不同’带来的刺激,而在深圳我享受的是‘熟悉’,我常常能够联想到,当年我们一起在哪里喝了第一杯咖啡。我所有的青春的记忆,也都在这儿。”

  谈到对深圳未来的期待,马立安说,和她自己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一样,她希望深圳能够继续给更多的人以机会,容纳更多的梦想,“一座城市,能够容纳更多人和更多梦想,它就会变得更丰富更精彩,特别希望深圳能够接纳更多有趣、有理想、有激情的人。”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