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芦静
“只需10元,就有一荤一素。”“60岁以上老年人吃饭可以打八折。”“下楼就能吃饭,一日三餐不重样。”……近年来,不少居民小区渐渐兴起了一种服务居民的社区食堂。
梳理发现,价格实惠、用餐便利、对外开放、兼具社区社交功能等种种特征,不仅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舌尖上的美食”,还让许多“老社区”重新焕发了活力,撑起了居民满满的幸福感。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其中建设社区食堂成为很多小区改造清单中的“必选项”。
虽说“民以食为天”,但餐饮的学问却不少。要建社区食堂,覆盖哪些人群,价廉的同时能否做到物美,又如何与其他餐饮区别开?诸多细节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立社区食堂、解决吃饭问题是居民的迫切需求,特别是许多老人不与子女一块儿居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买菜难、做饭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末端,让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吃得舒心放心,应该是一件倾力办好的民生实事。也因此,立足社区,打造便利、放心、安全的就餐场所,用公益性赢得居民的“口碑”,成为了众多社区食堂创立的初衷。
食堂运营需要用房用人用材用料,建设难、运营难等“麻烦事”都多多少少出现过,但无论是地方政府部门,还是社区,或是开发商等市场主体,社区食堂的公益属性都决定了其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能用简单的资金投资回报率去衡量。这也意味着,要实现价廉物美,做到盈亏平衡,就需要在用餐人员划定和运营模式上挖掘潜力、增加供给,写好共建共享大文章。
社区食堂主打的就是性价比,做的是“回头客”生意,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暖的是民心。它们在运营中的实践也提醒着我们,要实现“微利可持续”,除了依靠外部“输血”外,还需要引入更专业、更有效率的市场化运营力量,提升自我“造血”的能力,以好口碑赢得大市场。
菜品可不必过于考究,装修可不必豪华,服务可不必繁琐,但居民放心和满意不能搞变通、打折扣。只有坚持开源节流,精准对接各类人群的需求,社区食堂这项民心工程才能大放异彩,才有实现撬动更大社区服务市场的可能。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亦如此,需要以“绣花”功夫落细落小,将“人民”二字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