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佐兰·斯帕希奇(Zoran Spasic)塞尔维亚亚洲合作中心主任
编译:赵芃
中国两会正处于进行时。今年是中国的“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日前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中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对今年的主要工作进行部署,更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国在去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中国用一份完美的答卷,为“十三五”画上圆满句号,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2020年,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重要的战略成果,并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为了使经济早日重回正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了包括减免税收、延期还款、降低社保缴费成本、减少房租水电费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还出台了宏观经济措施,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帮扶力度,助其渡过难关。此外,在5G网络以及国内数字芯片的研发方面,中国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70万亿元人民币增至超过100万亿元。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镇新增就业超六千万人,并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消除贫困方面,中国实施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措施,例如对家庭的财政支持,九年义务教育,报销大部分医疗费用的社保体系,极贫地区农村居民的搬迁,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旅游,建立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发展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和小城市推广电子商务等。
从减贫的目标的完成度来看,中国显然比世界其他地区做得更高效、更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七成,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中国奇迹”。与此同时,中国一直为全球减贫积极贡献着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其中包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消除贸易壁垒以及发挥科技力量助力减贫事业等等。
随着2020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增加1086亿美元,共计超3.2万亿美元。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量,也为中国进行国际贸易提供了坚实支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将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我相信中国有能力实现这一预期目标,甚至达到更高水平。我为什么如此肯定?走出新冠疫情初期低迷后的中国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了6.5%的增长,这一水平已经不亚于中国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增速,因此,我有理由期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一个开门红。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在今年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此外还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今年两会上进行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约4亿人是中等收入群体,这使中国成为潜力最大的市场。而中国又是包括日本、德国和欧盟在内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是许多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平衡中国的国内外需求,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助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和经济复苏的推进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我们也满怀信心地期待她与世界各国继续扩大相互开放,实现互惠互利,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