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郁):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也是拯救生命的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国率先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努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同时积极开展疫苗国际合作。疫苗行业专家表示,中国新冠疫苗助力国际抗疫,为中国疫苗行业做优做强,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3月30日,中国已经向80个国家和三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同时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此外,中国还加入了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并明确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中国还始终对疫苗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积极支持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开展疫苗联合研发、临床试验、合作生产等。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在7日于线上召开的“新冠疫苗与疫苗产业国际化”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新冠疫苗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对于疫苗行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这一次的新冠疫苗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对于我们中国疫苗行业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中国新冠疫苗这一次的出海,它所赋予的使命也是前所未有的,为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中国贡献,也使中国疫苗行业第一次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国疫苗行业将产业化的目标定在了世界一流、服务全球这一奋斗目标上。”
封多佳表示,当下,中国疫苗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不仅从规模到质量都在加速升级,围绕疫苗的配套产业链,包括材料装备供给、工程信息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也在同步快速升级,这也进一步要求中国疫苗产业做优做强,为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打好基础。“要想服务全球,提供公共卫生全球公共卫生产品,首先质量安全必须完全符合国际公认的标准,服务必须符合国际的准则,产业链的保障也必须符合国际的惯例,也就是说产品和服务全过程全要素都要和国际去接轨;做强主要我们体会还是一个疫苗的工业能力和生产效率,因为我们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及性的和可接受性的疫苗,产能要非常大。”
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光认为,充分放大我国疫苗研发团队和技术平台的优势,为世界更多区域提供差异化的疫苗产品,也是推动我国疫苗产业国际化的重要路径,“我们拥有的是技术团队平台,利用我们自己技术平台的优势和能力,为一个区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提供服务,结合我们自己在国内提供的产品,和我们针对这个区域性的疾病开发的产品相结合,能够服务到除了中国以外的更多的地区,这是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希望能够推动和执行的一个国际化的策略。”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表示,目前,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正就疫苗产业国际化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并就此向相关行业企业集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