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美国的“灯塔”照不亮阿富汗前路和盟友心中的阴影
2021-08-29 21:13:4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沐晨

  当美国总统拜登8月10日对媒体说,美国在20年内,训练和装备了逾30万名阿富汗政府军军人时,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这场在四任总统“运筹帷幄”下、耗资2.26万亿美元的战争,会以这么狼狈的结局收场。

  “喀布尔时刻”来得如此迅猛,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美国政界、新闻界的第一波操作是甩锅,为美国的惨败找台阶下。

  8月16日,拜登在讲话中指责阿富汗军队缺乏战斗意愿。美国阿富汗重建行动特别督察长约翰·索普科在向国会提交的最新评估报告中,将阿富汗政府迅速垮台归咎于阿富汗军队逃兵过多。美国NBC新闻指责阿富汗政府腐败横行。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二十年不足以巩固美国重建阿富汗的成果,美国和阿富汗需要更多的时间。”

  向外“甩锅”之后,接下来的戏码是搞内讧。拜登在喀布尔陷落后的第二天就指责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内与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坐视塔利班“获得2001年以来最有利的军事地位”。同时,美国国会、国务院、国防部、情报部门等部门,围绕形势误判、情报评估、撤离计划等问题互相推诿责任。

  20年的时间,难堪的结局,使世人再一次认识到,强权可以取得一时的胜果,但无法获得最终的胜利。美国政界在内讧中提到的那些问题,可能确实都不同程度加速了美军在阿富汗的溃败,但他们没说出来或者不愿说出来的真正败因,无疑是美西方以“利益”和“民主”之名行干涉之实的霸权主义思维。

  美国习惯于把自己的那套制度美化包装,甚至神化,然后借助军事力量对外输出,却一次又一次迎来反噬。对阿富汗,美国先是以“反恐”为由发动战争,推翻塔利班统治,然后向阿富汗移植美式民主,这种移植根本不考虑、不尊重阿富汗的历史文化背景,一味依靠军事力量推进,结果美式民主并没有在阿富汗扎根,而是随着美军的撤离马上轰然倒塌,阿富汗又回到20年前的起点。这再次印证,美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强国,并不代表其奉行的制度放之四海而皆准。

  美国的“灯塔”没照亮阿富汗的前路,同样也照不亮盟友心中的阴影。

  “喀布尔时刻”让人想起了当年的越南西贡,这也引发了美国盟友的震动。想来就来,说走就走,美国还是能信赖的盟友吗?这是那些受美国“保护”的国家们的疑问。此外,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对美国抬脚就走的作法感到震惊,双方由此产生了龃龉。

  在8月24日七国集团举行的视频会议上,美国与盟友间的分歧再次被放大。当盟友们提议将8月31日的撤军期限延后,以承担对阿富汗人民的“道德责任”时,拜登明确拒绝了该提议。

  拜登如此绝情的态度也让盟友们看到了特朗普的影子。拜登虽然表面上一直在修复被特朗普破坏的美欧关系,但从此次阿富汗撤军的种种作为上来看,拜登实则还在延续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思维。丢下盟友,从阿富汗乱局中抽身,美国想的,只是自己如何尽快止损,至于后果由谁承担,美国不管。

  美国的外交政策专家沃尔特·拉塞尔·米德在《华尔街时报》撰文称,“结束遥远的、无休止的战争不会使美国看起来更弱,及时止损体现了美国的务实和智慧”。无独有偶,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外交政策》上也抛出了相似论点。他表示,应该把从阿富汗撤出的军队尽快部署到印太地区,“表明美国的战略转向是认真的”。

  美国人可以坐着飞机一走了之,与阿富汗地理位置更接近的欧洲却担忧起了难民问题。2015年欧盟曾因处理叙利亚难民问题不当,使地中海变成了可怕的人间地狱,并在欧洲各国引发了巨大的社会问题,还助长了极端右翼和民粹势力的抬升。昔日的难民危机仍历历在目,美国却要求欧洲敞开国门接收阿富汗难民,盟友们自然气不打一处来。这让欧洲不得不重新审视“以美国为首,欧洲紧随其后”的战略伙伴关系。

  正当欧洲为可能到来的阿富汗难民潮担忧之际,美国这边又开始向东南亚展开“殷勤外交”的攻势,意欲在印太地区继续搞结盟对抗的老套路,对抗的目标当然指向的是中国。只是在全程目睹了这个自诩为西方标杆的“灯塔国”种种无下限的操作后,它意欲拉拢的国家中还能有多少人愿意选择相信这个自私+无赖的恶霸呢?

  (刘沐晨 国际在线评论员)

标签:管窥天下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