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专家学者共聚云端畅谈新媒体渠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1-11-23 17:40:59来源:光明网编辑:梁生文

  11月21日,“新媒体渠道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系列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开题会”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丁洁主持了会议,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林宏宇、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董时、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来自十余所高校和智库的数十位专家与学者参与研讨;会议重点聚焦“拜登时代中美大国竞争及网络空间博弈”和“Z世代意识形态及新媒体渠道如何增强中国话语权”。

专家学者共聚云端畅谈新媒体渠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各议题发言专家线上合影)

  林宏宇教授指出召开此次研讨会恰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举行,中国学者有必要深入思考如何把握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董时表示,讲述中国青年的故事,讲明中国的道理,结合精准样本,分析大数据相结合的民意调查来表达中国青年的态度至关重要。同时她指出,我国的国际化的传播应当结合现实需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精准、务实和深入。

  于运全认为,遵循大国话语构建通行的原则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价值方面的引领,其次要完善利益分享的机制,最后要坚持实践方面的支撑。同时他结合自身研究,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三个建议:首先要有量化数据做支撑,其次需要多学科进行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后需注重国际传播新产品的研发。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余丽教授指出国际传播研究中定量化的日益重要性。她认为,虽然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美国一定会在网络空间战略上遏制中国,但中美两个大国还是要寻求凝聚利益的共识,求同存异,要尝试建构共赢的秩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檀有志指出了新媒体时代的国际话语权的五个驱动角度,分别是技术角度、资本角度、使命角度、大局角度和旁观者角度,未来中国争夺国际话语权要从这五个角度出发正视差距,培养话语权方面的相关人才,同时重视进行合理合法的引导和科普。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白文刚以文明传播为视角,指出要从5000年的文明交流来考察人类历史。他表示西方在近代建立的话语霸权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正在崛起的中国不必感到过分的焦虑。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讲清楚中国,首先应改变历史观,将自己与西方国家放在平等的地位;其次,在国际舆论场我们暂时处于下风属于自然现象,我们应搞好制度和价值层面的建设,基于全世界经验的理论、中国的事实,创建自己的理论,今后中国的国际传播将大有可为。

  中国外文局研究员孙敬鑫则表示,要加强对Z世代群体的深入研究,同时用好并且打造自己自主的社交平台,这些年习惯了利用、研究西方主要的社交平台,我们要有自己的社交平台,能够走出去,这样才可以增强国际话语权,客观地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参会专家学者们通过交流与合作增进了相互之间了解,对进一步促进我国通过新媒体渠道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效讲好中国故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会议也举行了全国青联文化与传播基地国际传播实验室的揭牌仪式,这一国际传播实验室由重点课题负责人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黄日涵与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毛维准共同负责,今后实验室将聚焦国际舆情以及国际传播的创新研究工作,为新时代国际传播添砖加瓦。(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供稿)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