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观察丨中国助力“非洲绿色长城”建设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2-05-12 09:08:45

  5月9日至20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UNCCD COP15)在西部非洲国家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土地、生活和遗产:从稀缺到繁荣”,大会聚焦为土地恢复和抗旱恢复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重点关注未来的土地利用。中国自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一直积极推动公约的履约工作,同时大力与非洲国家共同推动绿色非洲建设,助力“非洲绿色长城”计划。

非洲观察丨中国助力“非洲绿色长城”建设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LOGO

  非洲深受荒漠化与土地退化影响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干旱可以触发荒漠化,但是诸如过度耕种、过度放牧、毁林、灌溉不力等等人类自身的活动通常是主要诱因。目前,世界上约40%的陆地和32亿人口直接或间接受到荒漠化与土地退化的影响,非洲尤其严重。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宣布6月17日为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当年这一天还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简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大会吁请各会员国利用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推动公众了解为防治荒漠化及干旱影响而开展国际合作及执行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必要性。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原定于2021年年底召开,因新冠疫情推迟至今年5月9日至20日在科特迪瓦最大城市、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此次缔约方大会是在防治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在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项目实施之际,为土地退化、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相互关联的挑战提供具体的应对措施。大会通过领导人峰会、圆桌会议和部长及其他高级官员之间的互动对话会议形式,具体探讨土地与其他关键可持续性问题之间的联系,如土地与气候、土地与生物多样性、土地与绿色就业以及性别平等,等等。

非洲观察丨中国助力“非洲绿色长城”建设

  △“非洲绿色长城”示意图(图片来源:“非洲绿色长城”倡议)  

  为应对非洲严峻的荒漠化与土地退化形势,受中国的“三北”防护林等大型绿色工程计划启发,非洲联盟主导推出了“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旨在积极应对萨赫勒地区和撒哈拉地区气候变化导致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后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干旱地区的林地、牧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管理或使用,应对当地贫困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建设目标是沿撒哈拉沙漠南缘建成长约8000公里的生态防护林带,治理1亿公顷荒漠化土地。该计划不只是生态工程,还事关粮食安全和区域稳定,是非洲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中非共同推动绿色非洲建设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防治荒漠化工作,一直积极推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履约工作,认真履行缔约国义务。中方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版图不能少了非洲一大片,中国致力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南南合作等机制,与非洲国家共同推动绿色非洲建设。中国将继续大力推进包括绿色发展工程在内的中非合作“九项工程”和《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落实,帮助非洲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多年来,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联合国共建了“防治荒漠化国际培训中心”“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毫无保留地与国际社会分享经验。早在2017年9月,专门从事干旱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就与“非洲绿色长城”组织签订协议,双方计划为泛非绿色长城组织成员国实施“非洲绿色长城”工程提供科技支撑;为地区农林牧生态系统监测、评估以及可持续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研究和科学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人员互访和交流;加强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应用,从而提升非洲国家荒漠化防治能力。

非洲观察丨中国助力“非洲绿色长城”建设

  △荒漠化正威胁着非洲国家乍得的一个村庄。在过去的50年多里,乍得湖流域面积从25000平方公里缩小到2000平方公里。(图片来源:联合国开发署乍得办事处)

  今年4月13日,中国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来自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6个非洲国家的20多名官员在线参加研修。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等机构有关专家就荒漠化防治最新科研成就与成果转换等内容授课,学员就各国在荒漠化防治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难点问题互动交流。“非洲绿色长城”组织执行秘书长布拉欣赛德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中国荒漠化防治成就以及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的诚意,表达了与中国深入交流、共谋发展、共抗沙患的意愿。布基纳法索驻华大使阿达马·孔波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全球机制执行主任露易丝·贝克分别从保障全球稳定、维护生态安全等角度阐述了中非荒漠化防治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科特迪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面临的干旱和荒漠化形势更为严峻,国际社会理应伸出援手。二是坚定推进绿色发展。粮食安全、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是习近平主席全球发展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缓解干旱、实现土地可持续治理是其应有之义。中方欢迎各方积极参与。三是有效完善国际规则。应积极回应非洲国家关注的干旱问题,不断发展完善干旱治理规则,构建公平合理的荒漠化治理体系。

  应该说,中方提出的三点建议,为共促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也为中非共同携手推动绿色非洲建设、实施“非洲绿色长城”计划增添了动力。(总台记者 王新俊)

编辑:张馨叶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