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文化网的脉动
来源:华声在线  |  2022-08-12 11:58:33

  “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陈普庄 通讯员 皮灿华 胡子龙

  2018年,湖南省制订《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

  攸县积极响应,印发出台《攸县“门前三小”工程建设实施意见》。2020年,全国第二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发布,攸县“门前三小”成为23个入选案例之一。

  2021年7月,湖南省完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覆盖城乡、互联互通的全省公共数字文旅服务网在全国率先建成。与此同时,全面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提出了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法治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创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精准化建设、全面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等8个主要任务。

  一张遍布湖南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正不断满足着广大群众对高效、便捷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生二,二生三。

  从一间供乡邻阅读的农家小书屋,衍生出了传播文化知识的小讲堂、活跃文化生活的小广场。攸县人给它取了个名字:门前三小。广场有欢笑,书屋有书香,讲堂有人气,生活有希望。

  “门前三小”的“三”,是“三生万物”的“三”,它的功能早已不止于“三小”。

  “门前三小”的“小”,是“以小见大”的“小”,作为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它照见了湖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城乡的均衡协调发展。

  遍地开花的“门前三小”,结下一张时空的网。2022年7月,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走进株洲市攸县多个乡镇、村、屋场,品味这张网“网”来的多彩文化生活。

  一间照见未来的书屋

  从攸县县城往西北方向12公里,便来到了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

  荷叶田田,莲蓬饱满,清风吹来,荷香四溢。

  一阵读书声从荷塘簇拥的古朴的老式庭院里传来。循声而入,二三十名孩童正在庭院中央诵读《弟子规》。这里开办了一间少儿假期学校。

一张文化网的脉动

  (7月13日,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攸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这样的假期学校,满足了不少留守儿童假期的需求。

  一个身材瘦高、肤色略深的男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假期学校招收小学至初中的孩子,他接近一米八的个头,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他叫廖嘉宏,今年十四岁,即将上初三。记者猜,他是个爱运动的少年。他点头称是:“我喜欢打篮球,练过田径,还喜欢看书。这里很好,可以让我的假期更充实。从初一开始,我一放假就来这里。”廖嘉宏的父母都在长沙上班,平时他和奶奶住在一起,来假期学校,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院子里有一间书屋,房间不大,藏书却不少。廖嘉宏是这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刚刚借了一本《二战简史》,书中的德军闪电战让他印象深刻,“他们是非正义的,研究他们,会让正义的力量变得更强大。”常年的阅读,已让少年的话语间多了一分思辨。

  实际上,少儿假期学校正是在这间赫赫有名的“高桥农家书屋”基础上办起来的。

  高桥,是书屋所在屋场的地名。创办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夏昭炎与其夫人杨莲金。如今二老都已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

  故事得从2008年讲起,夏昭炎因为患胃癌,回攸县老家养病。身体慢慢好转之后,他看到乡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精神生活却依然匮乏,便拿出积蓄,建了一间农家书屋。

  慢慢地,来看书的人多了,书屋的规模也大了,夏昭炎又以书屋为依托,在村里开办道德讲堂,经常给乡邻们讲孝道、谈美德,讨论时事政治,普及法律法规。再后来,更有了这间少儿假期学校,孩子们假期的文化生活有了落脚点。

  夫人杨莲金也没闲着,组织村里的妇女和老人,“白天在风雨棚里做保健操,晚上在同心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村里还组建了文艺队、体育队,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那些年,正值攸县推进当地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百姓呼声与政府担当双向奔赴,一拍即合。2017年,“高桥农家书屋”的经验开始在全县推广,小书屋、小讲堂、小广场,有了一个新名字:门前三小。

  一座点石成金的讲堂

  攸县宁家坪镇双凡村,静静地坐落在山坳里,风景如画却鲜有游人问津。它正在经历着从脱贫到振兴的巨变,却又是那么默默无闻。用村党支部书记王敏的话来说,村如其名,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山村。

  村民张爱林,却在平凡的日子里,品出了一丝不平凡。

一张文化网的脉动

  (7月13日,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进行学业辅导。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记者见到张爱林时,他正和王敏一道,在双凡村“门前三小”后面的山坡上,给一群孩子讲述着“蜜蜂的奥秘”。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蜂箱,一边提醒着孩子们如何用面纱保护好自己。

  待蜂群散开去,张爱林才将蜂箱中的木板拿在手中立起来,让孩子们看看原生态的蜂蜜,开开眼界。

  脱下防护服的张爱林,头发灰白,但面色红润。深蓝色的衬衣,连风纪扣都系得规规整整,不知是养蜂人的习惯,还是创业小有所成的精致——如今他可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蜂农。眼前这群孩子,跟着家长从城里慕名而来,到村里生态农业基地实践打卡。

  你很难想象,今年64岁的他,创业之路竟是从2020年才开始。在那之前,妻子身患重病,孩子外出务工,村里搞生态农业,他帮工干点农活。

  2019年,在村里的小讲堂,张爱林接触到了养蜂知识,一番思量后“下定决心要开始创业”。仅仅两三年光景,张爱林养蜂数量已达100余箱。

  “创业不分老少,知识与文化才是改变的根本。”村党支部书记王敏鼓励张爱林放手干。

  王敏,也是个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这个黝黑壮实的汉子今年40岁,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之一。大学期间他去当了兵,退伍后几经辗转,选择了回乡创业,如今王敏把村里的生态农业搞得有声有色,把双凡村的有机稻米,做成了品牌。

  作为村支书,王敏一边义不容辞地当起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每年光是付给村民的工资,就多达数十万;一边依托于“门前三小”给孩子们办夏令营,给村民们传授与田间地头、农林法规相关的文化知识,忙得不亦乐乎。

  小讲堂是农村文化宣传的阵地。它不像通常意义上的单向输出的“课堂”,而是谁有能耐谁说,谁有想法,都能上去说。

  “我正琢磨着这几天再搞一次小讲堂,让张爱林他们这些创业者都来听一听,说一说,怎么把老张的蜂蜜、把我们双凡村的农产品销出去。现在农村不缺土专家,短板是销售。”王敏说道。

  一片不断扩容的广场

  晚八点的攸县县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正是广场舞踩着重低音登场的时候。它像是一项运动,却又带着自由的节奏;它像是一种社交,相邻的舞伴却又可以笑而不语;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现象,走到哪都有强大的生命力。

  平坦的S315省道在攸县联星街道上云桥村将田野一分为二,车从县城驶出,左边一片快乐蛙鸣,右边突然冒出一片广场。

  广场舞熟悉的鼓点再次从车窗“挤”了进来,记者到了上云桥村的“小广场”。

一张文化网的脉动

  (7月13日,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果然,在跳广场舞这件事情上,村里和城里已经没什么两样。五六十名男女老少,都纷纷加入这场盛夏傍晚的聚会,汗出透了,心情更加舒畅。

  村党委书记彭润明告诉记者,要是天气凉快点,人还会更多。跳舞的,聊家常的,这里成了许多村民每天必到的“打卡点”。赶上县里文化部门“送戏下乡”,那可就得看谁来得早了。

  炎热的天气对年轻人没有那么大的“威慑力”,政府部门标配的篮球架下,几位追风少年正在“斗牛”。

  篮球场紧挨着一栋两层楼房。上下各有200多平方米,不只是“小讲堂”和“小书屋”那么简单。

  记者随手推开了一张虚掩着的房门,四五张电动按摩椅上,几位年长者正在闭目养神。坐在门口的老人得知记者来意,自豪地说:“这是村里给我们老年人建的‘长者之家’,这个按摩椅好啊,舒服。”

  上云桥村有8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2019年,在上级政府部门指导下,村里投资修建了长者之家。除了这间按摩室,还配备了活动室、老年食堂。村里有老人行动不便,还有志愿者送餐上门。

  给孩子们的,还有一个与书屋配套的儿童之家,一张长桌好让他们练书法。

  让记者稍感意外的是,由于上云桥村地域宽广,村里居然有四片小广场,对应着四处“门前三小”。

  记者随后来到了另一片小广场。与这片小广场相连的,是一间农耕文明陈列室。犁、耙、斗笠、蓑衣、镰刀……各个年代的农具陈列其中,静静诉说着农村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方面是让本村的孩子了解农耕文化,不要忘了根本,另一方面也是给村里的老一辈和那些归乡探亲的人们留个念想。每个人对这些老物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归根到底,它们代表了我们村的过去,应该被记住。”彭润明说,他从村民们生活品质的变化,看到了文化的力量。

  ●青年观察

  一个严谨的命题,一个生动的回答

  胡子龙(衡阳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

  攸县之行,刷新了我对乡村的认知。

  作为一名在城市里长大、在城市里上学的在校大学生,乡村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在攸县各个乡村走访了一大圈,才发现自己无知的一面。

  从小,我喜欢运动。父母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给我报名去学习羽毛球、乒乓球。

  我喜欢看书。现在,我只需要在校园里走上几百米,就能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坐上一整天。

  这一切,我竟习以为常。

  现在我才明白,如果不是夏昭炎老教授和她的夫人满怀对四邻乡亲的赤诚之心,就不会有那间农家书屋的问世,也不会有孩子们的假期学校。

  如果不是支教志愿者的努力,许多孩子可能并不知道,在英语之外还有一种外语叫德语,学起来也很有意思。

  如果不是村党支部书记对“天道酬勤”的理解如此深刻,生态农业又如何走进犄角旮旯里的双凡村?

  我们带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一个严谨的专有名词走进乡村,乡村给我们以生动的回答。

  生动的是一个个诸如夏昭炎、王敏、张爱林的面孔。

  生动的是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一场场诸如门前三小、假期学校、生态农业的实践。

  “文化”之大,海纳百川,与教育、养老、科技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化”之小,润物无声,百姓有需求,政府有办法。

  而我,作为一个青年观察员,在孩子们的笑脸中,在支教志愿者的身影里,从夏昭炎等前辈的行动中,从政府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行动中,看到了乡村未来的样子,看到了中国未来的样子。

编辑:佘颖慧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