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安徽消息(查宛昕):8月25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举办“安徽这十年”对外开放专场发布会,介绍安徽对外开放的发展情况。
十年来,安徽省商务厅充分发挥安徽省左右逢源、通江达海等优势,大力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安徽省商务经济总量实现了两大跨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总量由十年前的14位跃居全国第8位;进出口首次跨上千亿美元台阶,总量居全国第13位,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从进出口贸易来看,十年来,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由2012年的393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07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千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11.8%,增幅居长三角第1位、中部第2位,总量提升至全国第13位、中部第2位。十年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40.5亿美元,目前已有8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安徽省设立了170家企业。实际对外投资由2012年的5.5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5.2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10.7%,总量在全国位次从第15位提升至第11位。
同时安徽省重点推进三类开放平台:一是高质量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全面启航。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安徽省26%的进出口、12.5%的利用外资、4%的新增注册企业,国家试点任务落地实施率达到80%,累计形成了80多项具有标杆性、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二是高标准举办重大经贸活动,连续成功举办4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天下徽商圆桌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三是高水平推进开放载体建设,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3家,数量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2021年,合肥经开区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0、中西部第1,芜湖经开区排名全国第13、中西部地区第2,累计获批5个综合保税区、5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10个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海关监管场所基本实现省域全覆盖。
从双向投资来看,十年来,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安徽新设外资企业3000多家,其中,投资总额过亿美元外资企业139家,包括蔚来、富士电机、信义光伏、康宁、大众安徽等知名企业;德国大众与江淮汽车合资设立江淮大众汽车纯电动车项目,是安徽省初始投资额最大的外资项目。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经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新增1亿美元以上对外投资合作项目82个。十年来,在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由61个增加到74个。对外投资目标市场由非洲、东南亚向欧美等高端市场拓展,安徽省在欧盟、北美设立境外皖企数由2012年的38个,增加到2021年的186个;安徽省对外投资额中超过四成投向“一带一路”。
同时安徽省建成运行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实现“一个平台、一次提交、一键办结”,主要功能覆盖率100%。跨境贸易通关时间持续压缩,2021年,安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8.48小时、1.78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6.92%、79.47%。拥有7个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数量居中部第1。合肥中欧班列自2014年开通以来,已覆盖18个国家,直达85个国际节点城市,累计开行超2500列,跑出了与众不同的“安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