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未来 | 系统治理 精准发力 中信工程推动江夏“清水入江”
2022-06-24 17:15: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晨

  在推进共同富裕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推出“碳”路未来——企业“双碳”案例系列报道,聚焦不同企业结合自身所长践行“双碳”理念,为推动生产、生活绿色转型所发挥的作用和担当,传递企业品牌向上力量。以下带来中信工程“清水入江”故事。

  江夏区地处武汉市南部,依水而生、因水而美,拥有32公里长江岸线、22个大小湖泊,水域面积占全市近一半,濒临亚洲最大城中湖——汤逊湖,水资源较为丰富。持之以恒保护水生态、用好水资源、发挥水效益,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江夏区与中信工程探索出一条高质量治水用水节水兴水之路。

  开新篇 系统治理促“三全”目标实现

  作为国家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第三批示范项目、湖北省第一批PPP示范项目,清水入江工程自启动建设以来备受当地政府部门及辖区居民关注。

  “清水入江”项目总投资约51.1亿,包含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雨水防洪排涝工程、给水工程、湖泊生态治理工程和水资源管理工程等五大类35个子项,以污水的收集、转输、处理、回用、排放工程为主要内容。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将排入长江,从而彻底改变污水尾水入湖的现状。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后实现了江夏区600平方公里城镇化区域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的总目标,有效地解决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和尾水排放的问题,促进湖泊保护目标的实现。根据规划建设需要和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分期分批进行投资建设。其中5座污水处理厂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建设,总处理能力57.24万m3 /日;雨水和污水市政管网、湖泊生态治理工程等采用BLMT(建设-租赁-养护-移交)方式建设。

  聚合力 打造生态城市“高颜值”

  据悉,江夏污水处理厂(一期)于2017年7月正式动工。清水入江公司团队克服雨季施工、电力不足、交叉施工、工期紧张等各种困难,加大投入,科学管理,原定2年的建设期压缩至1年时间完成。在工艺调试阶段,运营团队严格按照环保项目建设的要求,做好充分的技术保障措施,对厂区设备执行严格的单机、联动调试标准,科学组织生产。该项目于2018年6月28日实现了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阶段性目标,之后,在保持整体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工艺,日处理水量逐渐提高。

“碳”路未来 | 系统治理 精准发力 中信工程推动江夏“清水入江”

“碳”路未来 | 系统治理 精准发力 中信工程推动江夏“清水入江”

江夏污水处理厂(一期)

  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组对厂区环境及运行现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江夏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手续齐全,落实了环评及批复中规定的各项环保措施,竣工验收监测条件总体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主要污染物实现了达标排放,一致同意江夏污水处理厂(一期)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碳”路未来 | 系统治理 精准发力 中信工程推动江夏“清水入江”_fororder_江夏大道九全嘉广场附近“碳”路未来 | 系统治理 精准发力 中信工程推动江夏“清水入江”_fororder_江夏大道九全嘉广场附近

防洪排涝项目前后效果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清水入江二期防洪排涝项目中大东港第二通道工程、山洪外引系列工程的实施,不仅扩大了江夏纸坊城区行洪断面,还使得汛期时山洪直接绕行纸坊城区后进入附近水体。2018年汛期来临前,二期防洪排涝项目发挥使用功能,解决了江夏纸坊城区因“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理特征而导致的汛期内涝频发问题,保障了江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清水入江”为江夏区突出山水资源优势,打造滨湖、临山、沿江“三重秀带”,为“十四五”实现“亲山”“滨水”生态城市“高颜值”的规划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信工程在投资建设管理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发挥系统谋划设计作用和EPC总承包管理优势,现已建立起工程投资策划、前期手续、商务管理、工程管理、项目运营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流程,为后续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随着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中信工程以投资带动设计与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模式的优势效应正逐步显现

  谋未来 “智慧大脑”助推江夏“清水入江”

  中信工程副总经理、中信清水入江公司董事长陈克玲表示,清水入江工程通过系统思维谋划,尝试由社会资本在一个市辖区内策划并实施系统性治水,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系统解决了江夏区全域污水处理、尾水排放、防洪排涝、湖泊综合治理等问题的同时,是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生态文明“水样本”。

  中信工程中南市政院高级研发工程师齐鸣介绍,项目利用“BIM”搭建的运维管理平台,通过智慧管理,江夏污水处理厂已建立设备巡检及故障缺陷处理全程可追溯,设备运行精准控制节能等一系列高效管理体系。

  据了解,基于BIM搭建污水处理厂运维管理平台——智慧水务系统,将多源信息与模型相结合,利用BIM技术强大的信息承载能力以及优秀的可视化能力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运维生产水平;利用中信智慧水务云平台形成全厂设备识别二维码,保障设备巡检及故障缺陷处理全程可追溯;调整鼓风机上下限,结合智慧水务的智慧曝气功能,实现智慧曝气,保证污水处理池内微生物获得充足的溶解氧,有效节省电能,实现降本增效。

  该工程在江夏污水处理厂及各乡镇污水处理厂还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量用于污水处理厂运行,目前装机功率已达到1939KW,日均发电约5300余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900吨,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图/中信工程)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