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在蚌埠,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核心技术打造的中国传感谷,历经三年多时间,已经集聚了23家领军企业、200余家智能传感产业相关企业,成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三谷”之一,成功入选全国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发展园区。
  • 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养殖,荣德金夫妇的奋斗历程,不仅是一个家庭农场的成长传奇,更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政策扶持协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例证。
  • 中国科大团队从人体生理功能受昼夜节律调控这一新视角切入,首次证实通过调整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间,能大幅降低患者术后产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使该病的发生率减少40%至65%,显著提升患者长期生存率。
  •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人形机器人研究院的张世武教授以及合作者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具备19自由度的轻质仿生灵巧手,兼顾高自由度灵巧运动和舒适佩戴,能够复现人手级别的功能。
  • 近十万亩的浩渺水域,无数珍稀鸟类的家园,丰饶的物产,独特的水乡文化……蚌埠市五河县沱湖——这颗皖北平原上镶嵌着的璀璨明珠,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湿地正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发出热情的邀请。
  • 近日,在黄山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徽州区林业局、潜口镇工作人员分工合作,检查古树生长和支架支撑情况,为古树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 近日,国际著名SCI刊物《北欧植物学报》上刊登了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的植物新种牯牛降兔儿风--《中国华东皖南的一个新物种—牯牛兔儿风》一文,这标志着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添一植物新种。
  • 安徽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地313个,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涵盖了多种类型,如扬子鳄、升金湖、清凉峰、牯牛降、天马、古井园、鹞落坪、淡水豚等‌。
  • 近日,在黄山市徽州区组织开展的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中,调查团队利用红外相机,在徽州区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梅花鹿珍贵的活动画面。
  • 近日,芜湖湾沚区信義零碳清洁能源科普中心正式揭牌。目前该科普中心正在进行最后的内容建设和信息扩容,预计2024年年内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安徽省内首个清洁能源主题展馆。
  • 茶农们将新采摘的鲜叶送往茶叶收购点售卖,各大茶企纷纷开足马力抢“鲜”赶制,争分夺秒加工新茶,实现春茶市场供销两旺,助力茶农增收。
  • 近日,在蚌埠市五河县申集镇盛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一处养殖塘内,蟹农们两两协作,一人撑船一人持桶,开始投放蟹苗。随着水桶倾斜,活力四射的蟹苗被倒入水中,蟹苗们迅速四散开来,进入它们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