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记忆里的乡愁·房

2020-10-21 17:32:02

  房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安居,一直是镌刻在每一个中国家庭骨子里最质朴的人生理想。

  翻阅着一张张记录旧时光的老照片,古稀之年的王春陆夫妇禁不住感慨“今非昔比”。

  王春陆是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卫生系统的一名退休干部。热爱摄影的他,从年轻时候起,就一直保持着用照片记录家庭大事小情的习惯。一本本厚厚的影集,记录了一家人几十年来的点滴变化。而在这些变化中,让二老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住房的变化。

  将时针拨回上世纪70年代。1978年8月,当时还在部队工作的王春陆和岳淑兰结婚了。婚后,王春陆回到了部队,妻子岳淑兰则继续住在娘家。

  到了1983年,从部队转业回来后的王春陆,租了一处不足20平方米的老旧平房,作为一家人的临时居所。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是这个房子的真实写照。

  “最冷的时候零下20多度,买一块豆腐放外屋的案板上,第二天冻得透透的,相当于天然大冰箱。屋里冷,也不能一直烧炕,烧得太热还睡不了觉。我们有个小炉子,半夜得起来添上几次煤,要不然抗不过去。”据二老回忆,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取暖就变成了令一家人挠头的大难题。

  转眼到了1984年,王陆春一家终于在单位分到了一处平房,这一处面积不足70平方米、共计两间半的平房,当时还要与另外一户同事家共同享有,尽管拥挤,但也算是圆了安居梦。

  “两间半平房,两家住,我们当时把这个房子戏称为1.25间房子的家。房子不大,但心踏实了,因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王春陆感慨地说。

  时隔多年,领到第一把住房钥匙后的喜悦心情,依旧让王陆春夫妇难忘。“当时心情激动得都没法表达了,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摩托,骑着自行车就赶紧过去看房子。当时也不像现在还得先装修再入住,我们就是把墙简单粉刷了一下就搬进去了。”据王春陆夫妇介绍,因为住房面积有限,房屋内家具的摆放、物品的收纳,成了一门大学问。买每样东西前都要琢磨家里有没有地方可以放。甚至连电风扇都要在夏季用完后拆解收纳到箱子里,放置到单位的库房里。

  不仅如此,每逢冬季,吃水也成了问题。

  “那时候自来水不太好,一到了冬天,管道就冻了起来,得等到开春5、6月份才能化。全家人用水只能去一公里之外去挑。”“所以用水就特别节约,外甥女从外地过来串门,早晨我们四个人用一盆水洗脸。外甥女是客人,得优先,她洗完后轮到我闺女洗,然后是我,最后我们家老头洗,用水得计划着用。”回忆起曾经的那段往事,王春陆岳淑兰夫妇如数家珍。

  1992年对王春陆一家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王春陆在单位分到了一处50余平方米的楼房。

  “我们是1992年12月份搬到楼上去的,当时感觉条件太好了,吃水不费劲,取暖不费劲,冬天也不用烧煤,暖气就是热乎的。”用王老的话说,住上楼房,终于可以告别烟熏火燎生炉子的艰苦岁月了。楼房内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冬天去个厕所也不再遭罪了。

  2005年,乌兰浩特市政府颁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第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乘着政策的东风,2006年王春陆一家购置了一套8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又迎来了一次质的飞跃。

  近年来,随着全市商品房的不断开发,市民的住房条件也随之得到了更大的改善。就在去年9月份,王春陆一家再次喜迁新居,搬入了130余平方米的电梯楼。

  “孩子觉得她爸身体腿脚不太方便,一家人商量着换一个电梯楼,我们俩也觉现在还有这个条件,就换了一个。现在有了电梯,上下楼不用再爬楼梯,真的是太方便了。”王春陆高兴地说。

  王春陆夫妇的新居宽敞明亮,小区周边基础设施完备,毗邻公园、广场。二老闲暇之余,便会到楼下溜溜弯、晒晒太阳,尽享幸福夕阳生活。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乌兰浩特市的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住房项目的实施,以及商品房的开发,使乌兰浩特市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0年的3.8平方米,提升至目前的27.8平方米,让广大市民圆梦安居的同时,更实现了由“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华丽转变。(记者 刘文静 苏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