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宝鸡市秦腔剧团每年大概组织三十多场下乡义务演出,平均每场观众能达到三千多人。观众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剧院的演员们。谈到秦腔的发展,戴静主任满怀信心,她对记者说,虽然秦腔的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困难,但秦腔文化在民间一直是红红火火,尤其是近几年,秦腔正在从低谷中慢慢走出来。“现在的状况要比以前好多了,因为现在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又被认识到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戏曲跟着一块儿回暖了。你看过去卡拉ok多少?每条街上都有。现在很多都变成了秦腔茶社了,很多人谈生意也到秦腔茶社去谈。”
一种文化只有融入百姓的生活才能被真正传承,戏迷有戏看,演员有戏演,才能保证一个剧种长盛不衰。群众喜闻乐见、政府支持帮扶、剧院发展创新、演员坚持坚守,我们期待着秦腔文化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 |